闽西,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其所承载的红色资源和革命记忆尤为瞩目。同时,它也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遗产。为学习先进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从8月1日至8月3日,兰州大学2024年赴闽西暑期实践团踏足闽西,先后造访古田村、金砂镇和永定土楼等地,开展了一系列以“溯文化之源,扬星火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忆往昔:红旗永不倒,古田铸军魂
8月1日下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实践团来到了上杭县古田村。历史上,一个彪炳史册的会议曾在此召开,使古田成为家喻户晓的革命圣地。到访古田会议纪念馆和古田会议遗址后,徘徊在一件件文物,聆听着一个个事迹,实践团了解到古田会议确立建军路线的徘徊不定与毅然抉择,瞻仰了革命先辈的砥砺前行,汲取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精神力量。最后,在宁静肃穆的毛泽东纪念像之前,实践团成员无声肃立,向毛泽东同志庄严敬礼。
溯本源:土楼何雄奇!忠孝永流传
8月2日,实践团探秘了湖坑永定土楼。土楼是客家文化的地基和源泉,凝聚着客家人“忠孝传家国,诗书教子孙”的家国情怀。在当地客家人的热情带领下,实践团队员们穿梭于一座座恢宏大气的庞然大物之中,夯筑的土墙、积淀着悠悠岁月的砖、墙壁和廊道上一幅幅苍穹有力的题字,处处都标识着的“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客家精神。正是有这样的精神根系,闽西才能让革命之火在此繁衍,红色精神在此赓续。
看今朝:老区换天地,使命开新篇
实践团在8月3日踏入永定金砂镇。作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鲜明的人文特色的 景点,金砂红色小镇不仅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成长,如今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实践团队员们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个充满革命激情的年代。小镇的街道两旁,鲜艳的红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壮烈故事。沿着小道进了张鼎丞故居纪念亭,在残墙和丰碑中聆听张鼎丞先生的壮阔的一生。在静谧的氛围中,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思考交织在一起,让实践团队员的心灵都受到了洗礼。随后,实践团一行又探访了金谷寺,这座古迹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见证了永定暴动时期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站在这片土地上,仿佛能窥见当年先烈们为自由与理想而奋斗的身影。而今,一间间商铺伫立在水墨画般的景色中、绿意盎然的农田铺展在小镇周围,乡村振兴产品展销中心与群众和谐共生力促发展,过去的革命老区俨然改头换面,迎来了新生。“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们要更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展销中心负责人说,“我们会牢记这份使命,延续先辈们的奋斗与付出。”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实践团的每一位成员都深刻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也更加坚定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学党史,悟思想,感文化,促振兴。实践团队员们愿将这星星之火埋于心间,不断提升自己,升格人生,有朝一日点燃中华民族复兴的燎原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