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新疆第一师十二团交通安全的调研报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调研发现,在城市地区,交通流量大、道路复杂,但由于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宣传教育较为广泛,民众交通安全意识整体较高。然而,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语言和文化差异成为推普及交通安全宣传的难点,交通安全形势较为严峻。为此,“‘乡’约盛夏,同心振乡”实践团队对新疆第一师十二团的交通安全意识展开调查研究,旨在探寻符合该地区情况的宣传方案。
关键词:交通安全;第一师十二团;调研;
2024年7月4日-7月14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二团
第一师十二团居民对于交通安全的认识以及重视程度
问卷调查,采访调查
在“三下乡”实践活动中,特意增加交通安全的调查与普及其目的是掌握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发现交通安全隐患;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乡村振兴。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了解乡村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包括道路状况、交通设施、交通参与者行为等,为制定针对性的交通安全措施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揭示乡村道路交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如道路破损、交通标志标线缺失、交通违法行为等,为相关部门提供整改建议。通过向乡村居民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升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乡村交通安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和改善乡村交通安全状况,有助于推动乡村的全面发展。为此塔里木大学“乡”约盛夏,同心振乡交通安全实践队于2024年7月4日-7月14日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二团开展了有关交通安全的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最后我们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案,让人们深刻意识到交通安全不是小事,让每一位居民都重视交通安全。
项目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内容涉及15个项目,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回收237份,回收率91.15%
结果表明如下:
(一)通勤方式根据数据表格显示,参与调查者每日的通勤方式主要集中在自行车(28.34%),步行(24.29%)和公交车(20.65%)上。私家车的比例为(17.41%),出租车(4.05%),其他方式为(5.26%),通过其可看出自行车为参与调查者的主要通勤方式,而出租车的使用较少。
(二)所在城市的交通拥堵程度根据数据表格显示,参与调查的人群中,认为所在城市交通拥堵程度一般的比例最高,达到46.56%;其次是认为交通拥堵严重的比例为29.55%;非常严重的比例为15.79%;不严重的比例为8.1%。
(三)是否曾经遇到过交通事故根据数据表格显示,共有247人参与了这个单选题。其中,49.8%的人表示曾经遇到过交通事故,而50.2%的人表示没有遇到过交通事故。可以看出,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遇到过交通事故的人数略多于未遇到过的人数
(四)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数据表格显示,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中,超速行驶(68.02%)和闯红灯(72.06%)的比例最高,分别占总有效次数的68.02%和72.06%。其次是分心驾驶(67.21%)、酒驾(62.35%)和不遵守交通规则(55.87%)。其他原因的比例较低,仅占9.72%。综合来看,超速行驶和闯红灯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两个主要原因。
(五)各种交通安全宣传形式最能吸引您的注意根据数据表格显示,参与调查的人群中,最能吸引注意的交通安全宣传形式是网络,占比达到55.87%,其次是宣传栏,占比为25.1%。广播和电视的吸引力较低,分别为7.29%和6.48%,其他形式的吸引力为5.26%。因此,针对该人群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时,网络和宣传栏是比较有效的传播渠道
(六)交通安全教育应该从哪个年龄段开始进行根据数据表格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交通安全教育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进行,占比为51.42%。其次是学前儿童,占比为40.49%。中学阶段、大学阶段和社会成年人阶段的认可度较低,分别仅为3.64%、2.43%和0.4%。因此,从受访者的观点来看,交通安全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小学阶段和学前儿童阶段。
(七)交通安全意识的普及程度如何根据数据表格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交通安全意识的普及程度一般(48.58%),其次是低(23.48%),高(16.19%),非常低(8.5%),非常高(3.24%)。可以看出,仍有较大比例的受访者认为交通安全意识的普及程度不高,有待进一步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工作。
1.现状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我国在交通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不断加强交通安全,不断提高着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但是仍然有较多的非机动车不佩戴安全头盔,改装车辆,严重载人且违反了交通信号。这也为处理交通安全增加了工作量,为道路安全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如今存在的较多交通安全所存在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三个,主要包括1:非机动车违法行为2:酒驾和醉驾违法行为3:恶劣天气影响等。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辆的数量也在呈现指数型上升,电车的市场涌入以及无人驾驶的不断全面提升,交通道路的压力也随之增强,交通安全问题也存在着大的风险和挑战。尤其是假期期间,酒驾和醉驾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执法力度,但是仍然有部分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加上非机动车的违法肇事事故多发,如逆向行驶,违法超车,违反交通信号等,增加了交通安全风险。所以我们需要完善交通法规制度,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素质和文明程度。同时,加强科技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
2、原分因析一、驾驶员因素
驾驶技能与经验不足: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经验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缺乏必要技能的驾驶员在面对复杂路况时,可能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操作。注意力不集中或疲劳驾驶: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因疲劳或分心(如使用手机、与乘客交谈等)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会大大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由于在十二团这里,学校学生外出数量的增加,有些大学生也是刚拿驾驶证不久就行驶车辆,缺乏车辆驾驶经验,也由于电动车量较多伴有违规行驶,增加了交通事故。
违反交通规则:部分驾驶员故意或无意地违反交通规则,如酒驾、超速、闯红灯等,这些行为都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行人及非机动车驾驶者行为: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者也是交通参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交通行为同样对交通安全有着重要影响。例如,行人横穿马路不走斑马线、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等行为,都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二、车辆因素
车况不佳:车辆技术状况不良,特别是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关键部件存在故障且未及时修复,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所以我们也在交通安全宣传中提倡定期检查车辆安全,将车况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出行保证自我和其他人的安全。
车辆超载:超载不仅影响车辆的操控性能,还会加剧车辆部件的磨损和老化,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有些货车为了更大的收益不顾车辆限载,不顾自身以及他人生命安全,严重超载,这导致在紧急情况下不能很好地去解决,而且增加了交通安全风险。
车辆违法改装:部分车主为了个人利益,擅自对车辆进行违法改装,如改变车辆结构、增加车辆载重等。这些改装行为不仅影响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还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道路与环境因素
道路设计不合理:道路设计存在缺陷,如急转弯、陡坡等,或者路面状况不良(如坑洼、湿滑等),都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恶劣天气条件:雨雪、雾霾、大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会降低能见度,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和判断,从而增加事故风险。
交通标志与标线缺失或不清晰:交通标志和标线的缺失或模糊不清,可能导致驾驶员误判或忽视重要信息,从而引发交通事故。我们更要定期检查道路设施,保证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能安全行驶,不因道路的交通标识而造成交通事故。
交通流量与拥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流量不断增大,道路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了交通效率,还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四、交通管理与政策因素
交通法规不完善或执行不严:交通法规是维护交通秩序和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基石,如果法规不完善或执行不严,将导致交通违法行为频发,加大交通事故的风险。
交通安全管理不到位:交通管理部门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疏忽或不足,如路况监测不及时、交通设施维护不到位等,都可能对交通安全造成影响。加上如今电车以及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道路压力增加,交通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我们要增加交通管理人员数量,在车辆大,人员密集处增加管理人员。
3、解决方案一、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针对中小学生、老年人等重点群体,要开展有针对性地安全教育活动。
推广交通安全文化:营造全社会关注和重视交通安全的氛围,倡导文明出行、遵章守法的良好风尚。通过举办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使交通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二、加强道路交通管理
完善交通设施:加大对道路交通设施的投资力度,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基础设施,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加强对交通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完好、有效。
严惩交通违法行为: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酒驾、超速、闯红灯、违法停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通过提高违法成本和增强执法威慑力,促使驾驶员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优化交通组织:科学规划道路交通网络,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配时和交通标志标线,优化交通流组织。同时,加强交通疏导和指挥,确保道路畅通有序。
三、提升驾驶员素质
严格驾驶员培训:加强对新驾驶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提高其驾驶技能和交通法规知识水平。同时,加强对在职驾驶员的继续教育,增强其安全驾驶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驾驶员监管:建立和完善驾驶员信用管理制度,对交通违法多发、事故频发的驾驶员进行重点监管和教育。对于严重违法的驾驶员,依法吊销其驾驶证并禁止其重新申领。
四、推广智能交通技术
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监控平台、智能公交调度
5、总结 通过对新疆第一师十二团的交通安全调研,我们了解了该地区的交通安全现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提升驾驶员素质和推广智能交通技术是改善该地区交通安全状况的关键。同时,政府、交通管理部门、社会各界和居民应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环境,为乡村振兴和人民幸福生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 罗强,胡三根,龚华炜,臧晓冬。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与模型构建[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2):587-592.
- 潘彦洁,商洛市中心城区自行车交通系统优化设计研究[J]. 榆林学院学报,2017,(02):39-42
- 杨红,构建“大交通” 提升城市交通管理能力[N]. 广西法治日报,2017-02-28(A01)。
- 张铿,陆振益,大城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指挥警务模式探讨[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1):13-25.
- 李晓峰,黄海南,李金海,许红。 基于百度地图应用程序接口的轨道交通生成预测[J]. 山东科学,2017,(01):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