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宁夏支教心路:小课堂连接大梦想

发布时间:2024-08-2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夏日,一群大学生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于2024年7月16日踏上了前往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新泉小学开展为期21天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支持宁夏地区的教育事业,传递江苏大学的温暖与关怀。这不仅是一次跨越千山万水的旅程,更是一次自我成长与奉献的深刻体验。这个夏天,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用知识的光芒点亮乡村的希望,用青春与汗水播撒希望的种子,用艺术的色彩绘出梦想的画卷。
精心组织,为爱启航
出发前,志愿者们组织了持续三天的爱心义卖,为此次支教活动筹集资金和物资。义卖现场有江苏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的特色文创,有志愿者们用双手制作包扎的鲜花与手工香囊,每一件义卖品都承载着师生们的爱心与祝福。义卖活动吸引了江苏大学师生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在正式启程前往宁夏支教前,志愿者们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备课教学准备和身体素质提升。期间,邀请了专业教师为成员进行线上系统培训,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特别设置宁夏文化,使支教志愿者们深入了解宁夏风土人情,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与当地学校负责人多次交流,了解实际需求,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活动的时效性。这些都体现了江苏大学对本次支教项目的高度重视。
为志愿者们与当地小学校长座谈。朱孔凡 供图
 
出发当天,在江苏大学校园内,洋溢着激动与期待的气氛。一场简朴而庄重的出发仪式在此举行。学校领导、师生代表、志愿者们齐聚一堂,为即将启程的支教团送行。此次宁夏支教活动,不仅是为了传递知识,更是为了让爱心流传,让火花延续,是江苏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扶贫号召,用实际行动促进地方教育发展的生动实践。
图为志愿者们在为即将启程做拍手告别。朱孔凡 供图
 
多彩课堂,美育赋能
在柳泉新泉小学,由来自艺术学院的志愿者组织开展的美育类课程,成为当地孩子们心中的一抹亮色。活动特别融入了拼贴画、扎染、漆扇等备受青少年儿童喜爱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同时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拼贴画的课堂上,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利用日常物品和自然材料进行拼贴创作。孩子们采集身边的树叶、布片、旧书页等材料,小心翼翼地挑选每一块素材,用心布局,每一次粘贴都充满了创造的喜悦,最终拼凑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孩子们对美育课程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不仅在课堂上全神贯注,课后还主动向“志愿者老师”请教,希望了解更多艺术的奥秘。美育课程的开展,不仅为宁夏的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江苏大学实践团将继续致力通过教育的力量促进文化传承,用艺术的光芒照亮孩子们成长的道路。
图为志愿者在为孩子指导拼贴画制作。朱孔凡 供图
 
童心筑梦,点亮未来
江苏大学的志愿者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梦想的守护者。他们不仅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激发孩子们的内在潜力,鼓励他们坚持梦想,勇敢追梦。孩子们在激励下勇敢地分享了自己的梦想。有的渴望成为医生,以治愈疾病,减轻他人的痛苦;有的则梦想着出人头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和社区的现状。这些梦想,虽然简单,却承载着孩子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对生活的深切渴望。在这样一个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地理位置偏远等多种因素,不得不面临辍学的现实,他们的梦想往往被现实的困境所束缚。然而,孩子们心中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如同种子在贫瘠的土地上顽强生长,展现出了生命的力量。
在支教过程中,不仅有生动有趣的课程,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江苏大学支教团队特别组织了红歌朗诵环节,孩子们用稚嫩而又坚定的声音朗诵经典红歌,由衷的表达了对祖国的热忱之爱与对革命先辈们的敬仰之情。之后的文艺汇演上,孩子们在支教老师的指导下,精心准备了舞蹈,歌曲,朗诵等节目,展现了孩子们的青春与活力。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更让他们在艺术的熏陶中学习领悟到更多,这些经历将会成为孩子们一生中宝贵的财富。
不言再见,情谊长存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在宁夏柳泉新泉小学为期21天的暑期夏令营即将结束,江苏大学支教团成员与宁夏的孩子们共同度过了难忘的时光,有欢笑,有泪水,也有感动。知识与爱的种子在此生根发芽,江苏大学与宁夏联系的桥梁被共同铸造。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故事发生,用教育的力量点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
图为志愿者们活动结束后合影。朱孔凡 供图
作者:李佳玲;夏雨 来源: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新华学子暑期实践:支教助乡村 美育润童心
  • 社区携手共筑爱心桥梁,帮扶行动温暖人心
  • 探寻岐黄文化渊源,坚定理想信念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