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诉源治理,绘就特色“枫”景——中南大法学院社会实践队赴湖北法院开展走访调研
随着法治的进步,公民的法律意识显著增强,维权需求也前所未有地高涨。然而,这也导致了案件数量的激增,法院系统面临着“诉讼爆炸”的严峻挑战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与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基础性作用推进诉源治理的意见》,进一步深化“多元化大调解机制”的实践和探索,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及东西湖新区法院一直走在创新司法实践的前列,有效落实 “诉源治理 ”理念,提高司法效率,维护社会和谐。这一举措与习近平主席强调的防止过度诉讼的国家大政方针不谋而合。
8月中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实践调研团队对该院立案庭与民事审判庭的法官进行了深入访谈,探讨其诉讼源头治理模式的成效。团队重点关注了法院如何平衡审判职能与更广泛的社会责任。
图为团队成员抵达东西湖区人民法院 张丰鑫摄
通过访谈,团队成员具体了解了两区人民法院是如何从多方面入手开展诉讼源头治理,包括健全诉前调解制度、设立专门的调解委员会、整合数字法庭技术等。除此之外,江汉区法院还与当地汉兴街桃林社区合作,建立了 “法治夜校”和 “有法子工作室”。这些努力旨在减少进入正式司法程序的案件数量,从而减轻法院系统的负担,提高纠纷解决效率。
图为团队成员亲身参与“诉源治理”工作 张丰鑫摄
两区人民法院在实施诉讼源头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功获得了湖北高院的认可,并促进了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当地学术机构的持续合作。两区人民法院的创新实践为全国其他法院树立了典范。该法院将司法职能与社会治理有效结合,体现了基层参与对维护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团队成员期望通过走访各省法院,总结共性、发现个性,透视基层法院在诉源治理中的困境难处,探究各省值得借鉴推广的治理经验,助力各省法院继续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开拓司法创新工作,提升纠纷解决质量,为实现社会稳定的大目标做出贡献。
通讯员:林熙盈
指导老师:印子、昝强龙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作者:林熙盈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驻梦红途映初心
- 关于探访江苏常熟的沙家浜红色革命抗战基地的实践总结
- 08-23
- 星火燃四方,山河正当寻(一)
- 为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七名同学组成一支“寻星”社会实践团参观家乡红色基地,学习家乡红色文化。团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