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0日,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情系三农,智慧乡行”实践团队踏上了前往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与黄花镇银龙村的征程,旨在深入剖析当地闲置宅基地流转现状,为激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在浔龙河村党群服务中心合影)
团队自岳麓区启程,驱车一小时方抵达浔龙河村。正值周末,浔龙河村党群服务中心静谧无人,但幸运的是,一位路过的基层干部得知我们的来意后,热心地为我们引荐了当地知情人,详尽地解答了团队成员有关于浔龙河村闲置宅基地流转现状的相关问题。据悉,该村部分区域已由政府统一规划征收,居民已乔迁新居,开启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篇章。而未被征收的区域,则是我们此行的重点探访区,农户依山傍路而居,质朴中却也透露出几分不易。
问卷的逐一发放,让我们深入了解到,面对家庭收入结构单一的现状,许多留守老人对闲置房屋出租持开放态度,然而,经济条件的限制让他们难以对房屋进行改造升级,吸引更多租客的目光。这一幕,是对乡村现状的真实写照,团队成员不禁对浔龙河村有关于如何激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农民增收课题多了几分思考。

(图为团队成员对当地村民进行采访)
午后,团队成员转战黄花镇银龙村,这里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这里农户聚居,为调研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们惊讶于这里大家庭的温馨与坚韧,一宅之地承载着4至7口人的生计与希望。土地外包、外出务工、自留地耕耘,构成了他们多元的收入结构,也映照出农村经济的活力与韧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调研中我们发现,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及风险承担能力等因素,正悄然影响着农户们的流转意愿。那些拥有较高教育背景、较广交际圈、较强经济实力的家庭,往往对闲置宅基地的流转持有更加开放和积极的态度,他们对租金的期望也更为乐观。这一发现,无疑为我们后续调研报告的撰写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和思路启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调研,让我们对农村闲置宅基地流转的现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更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为推动我国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有效流转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广袤的大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