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日下午,常州工学院伴随学社成员及志愿者小朋友前后来到常州张太雷纪念馆和瞿秋白纪念馆,以实际行动,追寻红色足迹汲取红色力量;以史为镜,感受张太雷和瞿秋白的精神内涵。

蜿蜒青石板路通向张太雷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汉白玉雕刻而成的烈士半身雕像,后面墙上写着“谋将来永远幸福”,这七个字正是他一生信仰的写照,代表着张太雷同志对新时代的美好向往。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一起走近张太雷。他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不幸的是在广州起义战斗中被敌人枪击,中弹身亡,年仅29岁。张太雷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张太雷纪念馆通过图片、油画、实物等珍贵历史资料详细记载了张太雷生平和革命历程,讲述了张太雷的光辉事迹和家国情怀。听着讲解员的动情讲解,大家无不动容,深深了解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参观中,小志愿者们每到一处地方都认真聆听讲解,仔细了解张太雷烈士的成长经历和革命历程,感悟“谋将来永远幸福”的崇高革命精神。

瞿秋白纪念馆由故居和纪念馆两部分组成,是一座全面收藏瞿秋白研究史料、展陈瞿秋白生平、研究瞿秋白思想、弘扬瞿秋白革命精神的纪念场馆。参观过程中,师生共同了解瞿秋白的革命足迹、英勇事迹以及他对中国革命的重要贡献和深远影响。同学们观看了大量的文物和历史图片以及多媒体演示,对瞿秋白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瞿秋白先生的一生并不长但却充满了故事,在当时落后贫穷的中国,他是少有的能走出去的人,他见证了旧时代的没落,也迎接了新文化的洗礼,在困境中他并没有沉沦和迷茫,而是积极寻找出路,立志“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瞿秋白不仅是文坛才子,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积极传播者,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资料。为了更好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他还将著名的《国际歌》翻译成了中文。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同学们表示,我们要更加自觉学习和弘扬瞿秋白的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勤奋学习,练就过硬本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的智慧和力量。

常州这座江南龙城涌现出了张太雷、瞿秋白等一批彪炳史册的革命先驱。他们的崇高信仰、伟大精神、高尚人格和光辉事迹,化作常州这座城市的魂魄,凝结成激励一代又一代常州儿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青少年们在回忆历史、缅怀烈士的同时,也经受了心灵的洗礼。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纪念馆红色基因的利用和传承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指出要发扬红色基因和文化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红色资源是流淌的记忆、珍贵的史实、历史的见证,每一处场馆、每一个故事、每一位英雄都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缅怀和纪念中得到传承。新征程上,我们要依托红色资源凝聚的红色血脉、形成的红色文化,汇聚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伟力。
此次纪念馆之行正是希望通过丰富而人性化的导览服务,让青少年接触馆藏文化,学习革命历史,利用身边的红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红色教育,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起他们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