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引领青年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厚植学生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7月8日-7月11日,管理工程学院“基层连线,共筑曙光”实践团赴湾沚区桃园村、芜湖夏鑫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团与指导老师合影)
探秘革命圣地,开启红色之旅 “青山绿水一江半,桃花园里有人家”。第一站实践中,实践团队前往湾沚区桃园村,这是一个以“烈士故里”闻名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同时也是拥有广袤桃林的村落。团队成员与村党委书记高飞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调研,详细了解到桃园村独具特色的“五色”产业、桃园乡村振兴学院等情况。借助党建引领、结合“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研学”实践模式,桃园村正致力于发展“培训经济”,打造乡村红色旅游项目,推动乡村振兴。此外,实践团队还积极学习了桃园村独有的“老前辈”调解工作室,这是由老党员、老教师、老村干等资深前辈组成,他们受人尊敬,共同运营着这一特色调解机构。

传承红色根脉,学习红色精神 随后,实践团队和指导教师携带慰问物资前往探访抗美援朝老战士郑大祥。在交流中得知,郑大祥老人今年已经96岁高龄,曾参与多次战役并荣获三等功。尽管耳力已减退,但他仍面容和蔼,精神矍铄,积极与团队成员交谈,氛围十分融洽。回顾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艰苦而宏大的战役。正是像郑大祥老人这样英勇无畏地为保卫国家而奋斗的英雄们,才有了今日和平安定的现代中国。虽然战火已经熄灭,但英雄精神却永存不朽!他们的无私牺牲精神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通过此次活动,实践团深刻体会桃园村的红色精神与红色文化,今后将会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贯彻艰苦奋斗精神,学习抗美援朝精神,培养英雄气魄,奉献社会。

(图为实践团采访抗美援朝老兵)
预览基地风光,直播助农宣传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实践团队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抵达了桃园村综合种植基地。在炎炎夏日里,微风拂面,种植基地内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景象。每片叶子都仿佛承载着未来丰硕的希望。团队成员在黄色番茄种植大棚内开展抖音直播,向广大观众宣传桃园村的产业和发展情况。
桃园村素有“青山绿水弋江畔、桃花园里有人家"之美誉。通过本次调研活动,实践团了解到桃园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在于坚决贯彻党的发展路线,坚持走美丽乡村带动产业振兴的特色路线,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农旅融合项目,带动村中经济,推进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团在在桃园村综合种植基地直播宣传)
不忘清风来时意,坚守初心得始终 紧接着,实践团来到桃园村参观芜湖市农村党建馆。该展馆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主题,设有百年乡村社会变化史、农村党建工作方法、市县区特色做法、党性教育区四大展厅,全方位多领域展示了芜湖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水平。参观中大家认真聆听了讲解,汲取了丰沃的精神食粮和廉政文化熏陶。
党建馆浓缩着一个村庄的过往,记录着一个村庄的现在,寄托着一个村庄的未来。在这里,实践团成员了解桃园村的历史及中国乡镇的发展,学习先进廉政事迹,树立正确廉政意识,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革命基因。

(图为实践团参观桃园村党建馆)
访科技前沿企业,立青年鸿鹄之志 7月11日,实践团队前往芜湖夏鑫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主管的带领下,团队详细了解了公司的经营范围和产品应用,并参观了企业的生产线。通过此次实地参观,团队成员系统性地了解了该公司,深刻感受到科技对生产过程的改变,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储备。

(图为实践团参观芜湖夏鑫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七月盛夏,万物热烈,青春正当时。实践团队的旅程虽告一段落,但队员们所获得的经验却是无穷宝贵的。通过协商、实地考察、参观和直播等方式,同学们积极助力乡村振兴,追溯英雄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积累了实践经验,磨练了意志品质,更充分展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基层连线,共筑曙光”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将耐心和热心留在基层,助力基层服务,展现信工学子风采,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团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在与实际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不断汲取知识,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