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语文美育新路径,点亮教育之美
7月5日至7月12日,文学院美育实践团队为推进小学语文风景类文本美育教育改革工作,以本学期见习时收集的材料为基础,整理实践与访谈调研的成果,并综合多方资料,深入调查研究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现状以及相关的语文课程教学设计情况,为小学语文教育的美育革新提供了新思考。
据悉,文学院美育实践团队的实践活动主要分五步完成:
首先,实地观察,感悟美育魅力:早在6月,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在南京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夫子庙小学、江宁区上元小学和南京外国语小学等学校见习期间,便认真观摩语文课堂,深度参与教研活动,了解一线小学语文美育教育工作。在这里,他们不仅是旁观者,更是学习者,认真思考着每一堂风景类文本的美育教学课。从秦淮河畔的诗意描绘到夫子庙的千年古韵,再到上元小学的绿意盎然,每一处风景都成为了教师与学生们共同探索美的舞台。团队成员在被这份对美的追求深深打动的同时,也初步感受到了美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独特魅力。
其次,倾听一线声音,共绘美育蓝图: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美育教学的现状与挑战,在见习过程中,团队成员及时整理有关问题,利用见习间隙,与一线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度访谈——这些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美育的践行者。他们分享了自己在美育教学中的认知、实践策略以及面临的种种困难,每一个真实的故事都让团队成员们受益匪浅。通过这些访谈,团队收集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暑假期间,实践团队继续前两步,整理访谈与调研结果,研究文献资料,重点围绕自然景观类文章与美育教学结合方面的实践情况,深入分析美育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施状况,为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有效经验以推动小学语文美育课堂发展助力。
再次,文献研究,拓宽国际视野:暑假期间,实践团队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广泛搜集国内外关于小学语文美育的研究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团队成员们不仅加深了对美育教育的理解,还汲取了国际视野下的先进美育理念。而这些智慧的碰撞,为他们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从次,教学设计,让美育落地生根:为了将美育理念真正融入语文课堂,实践团队积极参与了自然景观类文章的教学设计。在一线教师的指导下,他们进行了多次教学试讲,不断探索如何将美育元素与语文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经过反复打磨,团队最终构建出了一系列结构合理、富于美育价值的教学设计。这些设计不仅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反响,也赢得了教师们的高度评价。
最后,报告撰写,为美育教育发声:基于实地观察、深度访谈、文献研究以及教学设计实践的丰富成果,实践团队撰写了一份详尽的调研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们不仅客观分析了小学语文美育教学的现状,还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这份报告不仅是对他们实践探索的总结,更是为小学语文美育教育的未来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整体而言,此次调研项目不仅加深了教师储备队伍对小学语文美育教学现状的理解,还为美育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启示。在未来,实践团队还将继续关注美育教学的动态变化,不断探索美育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力培养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张越 蒋洪利 来源: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笃行凉都
- 分享本次下乡社会实践的经历,总结海坪街道的乡村振兴丰富成果,宣传当地特色文化。
- 08-03
- 志愿暖心行,情满养老院
- 一场以“志愿暖心行,情满养老院”为主题的志愿者实践活动由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银发生活,助力行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
- 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