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
实践的第一天,以早上找错路为开端。但幸运的是,在“错”的大门,遇见了“对”的人,刚好碰见了赵潜学长。学长非常和善健谈,耐心配合我们进行访谈、寄语拍摄等活动。通过与学长交谈,我在工作与心态上收获颇多。
若想要成为一合格的教师,应当注重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此外也应当对自身师范技能多加精进,例如粉笔字、教案设计、试讲课程等。赵潜学长用自身经历,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进步、志存高远,要对未来有所规划,这不仅对于择业,也适用于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下午,我们在中铁八局见到了优秀校友孔金红学长与冯天玥学姐,对选择在企业就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孔学长身上,我见识到交流沟通对于工作开展以及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而这正是我所缺少的。而从冯学姐身上,我学习到了终身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重要性,这是做好每一份工作的基础。这两份各有侧重的工作,也提醒着我未来择业的考虑因素。我有幸能够采访到了冯天玥学姐,进行了更为深入的交流。对于如何选定自己的职业、如何解决在工作中的困难等问题,学姐都倾囊相授。
通过今天的实践,我慢慢客服了对择业的恐惧,似乎对未来的工作生活有所期待。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份热爱的工作并坚持下去。
7月14日
今天的实践,可以说是收获颇多,但也状况百出。早上匆匆赶路,差点赶不上高铁,好在踩点幸运坐上了。但迷迷糊糊电脑落在了列车上,经过一些列周旋,总算是找了回来。可中午从青神赶往眉山时候,又不幸错过了高铁,好在青神中学郑主任开车送团队,才能如时抵达眉山一中。晚上赶回成都时,却因交通原因,又一次未赶上动车,好在有别的车次可以改签。虽有波折,但我们顺利完成了青神中学校与眉山一中的座谈,又顺道进行了家访,收获满满。
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定是青神中学校的真诚与热情。王校长与郑主任、杨主任将行程安排得十分妥善,接送团队、安排午餐,并且还带领团队参观了青神著名的唤鱼公园。在座谈会上,王校长据我们所提采访提纲,一一回复,十分详细。在问及对面试者的建议时,王校长、郑主任与杨主任均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十分恳切的建议。青神的景色十分美丽,但我认为更美丽的是青神中学校的氛围与情谊。在与各位老师的交谈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学校对年轻老师的帮助与支持,可以算得上是梦中情校了。
值得记录的是,在进行两次座谈会后,我们进行了一次家访活动。家访对象是一名由文学院转专业到法学院的学生。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该位同学的特殊成长经历。女孩由外公带大,外公一步步将女孩从凉山走出来,逐渐考上大学,并逐渐确定好自己学法的理想。我知道,这对于大部分的彝族女孩十分不易。我相信,坚韧的女孩一定会靠自己创出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