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寻访胡杨校友,阐述胡杨精神”三下乡活动心得(四)

发布时间:2024-07-1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1. “寻访胡杨校友,阐述胡杨精神”三下乡活动心得(四)
在这个炎炎暑假,我有幸参与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参与活动的准备工作使我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并且心态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各高校系统的大中专学生在文化下乡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既促进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又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按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成长成才;既传播了先进文化,又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哺育;既服务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服务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总而言之,三下乡对大学生个人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就像一句俗语:“看得多不如想得多,想得多不如做得多”,只有自己去实践去操作才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次三下乡活动,经过团队成员的讨论后,我们最终选择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项,选择用新媒体的角度来阐述胡杨精神,我们选择的对象就是塔里木大学留在南疆工作的毕业生,通过聆听他们的奋斗历程来挖掘胡杨精神,激励在校学生继续坚守和传承胡杨精神,为南疆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出一份青年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采访人合影
李大钊先生曾号召青年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大学生应该要下到基层,用所学的知识来为当地的发展建言献策。本次活动从7月4号到12号,共开展了为期9天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分为三组奔赴不同地点同时进行采访,这样不仅提高了效率,也节省了经费和时间。在这几天的采访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毕业于05年的吴琼女士和20年毕业的李明辉先生。当我们采访吴琼女士时,她很骄傲地说自己是从一个兵三代家庭出来的。刚上大学的她受院长安小平改编的《胡杨颂》的影响,对胡杨“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前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的精神所吸引,正是由于具有浓厚的红色家庭氛围和学校胡杨精神的影响,吴琼女士毅然决然的留在了南疆地区工作,要知道当时的南疆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对于刚毕业的她并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但是她说她是一个兵三代,南疆哺育了她,她有义务去建设边疆。短短几句话,却道出了一个兵三代人的坚守,这让我不禁在到了胡杨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扎根边疆,甘于奉献”。在采访开始之前,我仅仅把它当做是一次作业,但是当我深入地去探寻时我才发现为什么胡杨精神经过几代人的更迭仍然散发着光辉。作为一名从内地到新疆刚上大学的大一新生,进入南疆后我看到的是遍地沙漠,天气炎热,风沙肆掠环境恶劣的南疆,却从未看到一代一代兵团人的坚守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胡杨。通过本次的访谈,我了解到了什么是兵团。兵团,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边疆、发展经济而设立的特殊组织,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使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数以万计的热血青年响应国家号召,背井离乡,奔赴边疆,投身于兵团的建设与发展。放下了枪杆,拿起了农具,他们让沙漠披上绿衣,让荒漠变成良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艰苦创业的壮丽篇章,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胡杨精神,甚至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采访
当我们采访李明辉先生时,一身利索的职场套装便是我对他最初的印象。在与他的访谈中,我了解到了胡杨学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他们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竞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他们善于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自我提升。他们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我还了解到了要成为一个合格并且有能力的边疆建设者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素养还要有广阔的眼界,要走出宿舍走出学校,多参加创新大赛来提高自己的眼界和能力,通过与同龄人的交流来取其长,补己短。当谈到他的创业历程时,他告诉我们要敢想敢做,不要害怕失败才能取得最终的成绩,每当他失败的时候总会想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胡杨,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一次一次总会有所突破。这让我不禁对胡杨精神有了更为浓厚的探索兴趣,到底什么是胡杨精神。什么样的力量才能让一代一代塔大人传承和发扬呢。
我想他们是骄傲的能够为边疆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是幸运的,在新媒体兴起的时代有幸能够去记录和聆听他们的兵团故事。还记得第一次接触胡杨精神的时候,是在军训动员大会上,老师曾这样介绍胡杨,她说胡杨,是一种生长在沙漠中的神奇树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不屈不挠的抗争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不仅没有被风沙所吞噬,反而成为了沙漠中的绿色守护者,为这片贫瘠的土地带来了生机和希望。正是因为胡杨这种独特的品质,因此在新疆求学的学子也被亲切的称呼为胡杨学子,胡杨学子它是一个美好的祝愿也是激励我们求学的精神支柱。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天气的炎热,无法及时提供采访的环境以及采访时间和考试的冲突等一些困难都让我们倍感压力。然而,正是这些困难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胡杨精神的可贵之处。在面对困境时,我们学会了像胡杨一样,不畏艰难、敢于挑战、勇往直前。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共同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了实践任务。在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胡杨精神的内涵。首先,胡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沙漠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胡杨能够顽强地生长,这种生命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也应该具备这种精神,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我想这才是一代又一代塔大人所坚守的原因。
在采访交流过程中,我被他们身上所展现的胡杨精神深深感动,当我问到他们觉得母校教给他们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他们都是毫无疑问地回答是精神方面的引导,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强大在于内心的强大,只有内心有坚强的精神引领才会找到自己的康庄大道,而胡杨精神才是母校教给他们最宝贵的东西。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胡杨精神的力量。他们告诉我,在求学的道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比如经济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等。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选择了坚持和奋斗。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胡杨精神中的坚韧与不屈。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采访
通过这次采访,我深刻体会到了胡杨精神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不足。我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胡杨学子为榜样,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我将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我将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努力、不断进取,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次采访胡杨学子的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我不仅了解到了胡杨精神的力量和价值,还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将这次采访的经历转化为自己的动力和力量,不断前行、不断奋斗。
在实践过程中,我不仅精神方面得到了影响,团队协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一个团队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一群人的力量却是无限的。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矛盾和分歧,而如何处理矛盾就需要我们彼此之间要有耐心,不能因为一个人的错误而导致整个团队任务的停滞。在团队讨论过程中,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不能一味地听从他人的意见,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遇到问题时要积极地与团队成员沟通交流。在本次采访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技能,写作方面以及与其他人沟通方面相比之前有了较大的提高。总之,暑期三下乡活动让我对自我以及胡杨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成为每一位胡杨学子在学业以及生活上精神支撑。
文稿:冉晓倩
 
作者:寻访胡杨校友,阐述胡杨精神 来源:寻访胡杨校友,阐述胡杨精神
  •  “寻访胡杨校友,阐述胡杨精神”三下乡活动心得(七)
  • “寻访胡杨校友,阐述胡杨精神”三下乡活动总结
  • 踏寻红色足迹,展历史新篇
  • 踏寻红色足迹,展历史新篇
  • 7月13日,湘潭理工学院“红旅忆往昔 ,青春永伴行”团队在醴陵枫林镇隆兴坳村开展重走4.5km长征之路追寻革命先烈光辉历程,参观耿传公
  • 07-13
  • “寻访胡杨校友,阐述胡杨精神”三下乡活动心得(四)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