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铭记历史,筑梦未来

发布时间:2024-07-10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武汉理工大学物理与力学学院和数统学院7月7日讯】(通讯员:楚振潇)

卢沟桥历史博物馆和卢沟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历史遗址。1937年7月7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为了让同学们铭记这一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并结合历史教育,强调基础学科建设的意义,在“七七事变”87周年纪念日之际,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求知明理实践队北京分队组织了此次参观活动。本次活动由张金强老师带队,共7名队员参加。

进入场馆,队员们首先了解到卢沟桥的历史背景,在馆内时间箭头的指引下,结合讲解员的耐心回答,队员们学习到卢沟桥始建于金代,由金世宗完颜雍下令修建,并于金章宗明昌三年竣工,之后卢沟桥又历经数次修缮与重建。明代永乐年间、清代康熙年间及乾隆年间都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和加固,以确保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这座桥的建造主要是为了方便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场馆内,队员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卢沟桥中的镇河石兽和石狮子。讲解员指出,镇河石兽位于桥的两端,是古人为了镇压水患而设置的。石兽雕刻工艺精湛,形象生动,常常给人以威严和神秘之感。它们不仅起到装饰作用,更是古代人民祈求河水平安的象征。这些石兽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依然栩栩如生,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石狮子则数量众多,造型各异,共有501只。讲解员详细介绍了这些石狮子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它们分布在桥的两侧,每只石狮子都独具特色,或静或动,形态逼真。它们不仅是桥梁的护卫者,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通过讲解,同学们了解到,石狮子的雕刻技术反映了古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参观完卢沟桥历史博物馆,队员们便走上了卢沟桥,近距离感受石狮子的精美与古代建筑的震撼。站在桥上,大家不禁感慨万千,仿佛回到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在桥头的纪念碑前,志愿者们庄严肃立,向为国捐躯的英烈们默哀致敬。

此次参观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历史教育课,更是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同学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爱国信念,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讨论总节会上,张金强老师特别指出,历史教育与基础学科建设密不可分。正是由于科学技术和基础学科的发展,才使得国家在面对外敌入侵时拥有更强的抵御能力和战斗力。同学们要将历史记忆与当代科学技术学习相结合,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武汉理工大学求知明理实践队北京分队  责任编辑:宋静怡


作者:楚振潇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
  • 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 铭记历史,筑梦未来
  • 铭记历史,筑梦未来
  • 武汉理工大学求知明理实践队北京分队参观卢沟桥历史纪念馆并探讨基础学科建设
  • 07-10
  •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求知明理实践队北京分队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体会基础学科语文和历史的作用
  • 07-10
  • 筑梦科研高地,探索基础学科无限可能
  • 深耕基础学科,探索地球奥秘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