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高校青年学生参与到基层治理实践中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为新时代青年学生上好社会实践“必修课”、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高校学生参与基层治理实践调研观察实践队于2024年1月20日至1月24日开展了线上与线下形式相结合的实践。实践队一行11人通过对湖北省部分高校学生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参与基层治理实践的机制与路径进行分析,致力于得出当下高校学子参与基层治理实践的问题与经验,促使高校学子更积极、高效地参与到基层治理实践中,助力地方完善引才用才留才机制,引导广大高校青年学子深度参与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
1月22日,实践队成员来到了华中科技大学,针对三项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社区实践品牌活动,即“一院一社志愿服务接力活动”,选派书记助理定点服务一线社区活动与“喻竹计划”,同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
华中科技大学“一院一社”活动负责人,校实践部负责人之一刘惜雨同学向第一实践小组介绍了学校(院)与社区进行对接的三种路径,并向实践小组成员解释了志愿时长录入流程。在问到实践开展遇到的困难时,刘惜雨同学表示当院学生会换届后,新负责人对活动内容略显生疏,会导致实践频次有所下降;二是理想中的社区需要与实际需求存在差别,所以开展活动前需要进行调研或者了解社区情况的书记助理展开沟通,精准化提供志愿服务。
选派书记助理定点服务一线社区活动代表杨一博同学向第二实践小组同学首先介绍了用于推动开展长效性实践活动的健全实践体系。第一,关于选拔。选聘的书记助理应该满足社区需要;第二,关于培训。开展助理交流会,针对公文写作等基本政务能力进行培训。第三,关于管理。培训结束后,通过实践调查报告,总结讨论、理论宣讲和返岗交流等形式检验成效。在组织架构上,三级联动开展实践活动,以校党委、团委、研究生团建工作部以及隶属于党委学生工作部的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为基础,同时对接各个学院和各个院系。最后,杨一博同学强调实践活动最终服务于立德树人和实践育人这两个目标,一定要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同时,要考虑活动成效性,对我们自身是否有帮助,均衡投入与效益。
“喻竹计划”实践项目负责人曾为一学长和袁方学姐向我们详细介绍了项目相关内容。自2018年成立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喻竹计划”持续构建“党委统筹部署、政府扎实推动、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着力实施”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坚持把开展国情调研与科技服务作为研究生实践育人的关键环节,通过政务见习、社会调查、企业调研、科研攻关、医疗帮扶等多种形式,将基层实践与学生专业知识相结合、与学生职业发展相契合、与基层实际需要相融合。两位同学的细心讲解、耐心分析和诚恳回答让我们颇受震撼,也使得本次访谈非常有效。
通过本次实践,我们理清了优化高校学生参与基层治理实践的机制的优化策略,进而为优化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供借鉴,让更多青年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基层治理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服务弱势群体,为社会做出自己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