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加小朋友们对垃圾分类的了解,深化垃圾分类的意识,强化居民垃圾分类的能力,助力垃圾分类的不断发展,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绿色行动”垃圾分类暑期实践团部分成员于7月20日15:00在淮安市枚皋路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宣讲;同时,实践团部分成员于7月21日在淮安枫叶艺术学校进行了垃圾分类的宣讲。实践团秉持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为社区居民和孩子们带来了垃圾分类小课堂,趣味问答以及社区绿色参观环节。本次宣讲可以挖掘孩子们垃圾分类的意识,丰富居民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并在了解社区垃圾分类机制的情况下,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垃圾分类活动,以一种更加生动的方式使枫叶艺术学校的孩子们在宣讲和作画中深入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更清晰的了解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让实践团成员参观了绿色社区的垃圾分类模式,深入了实践团成员对于垃圾分类政策落实措施的理解。

图为枚皋路社区合影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针对部分居民以及学生开展了垃圾分类的主题宣讲会,宣讲会从垃圾分类的定义入手,简单传递关于垃圾分类的政策信息,为大家深入的阐述了垃圾分类的目的以及意义,通过图片以及视频的方式介绍简单的垃圾分类方法。随后,实践团成员向受众分发宣传海报,在看海报的同时,再向居民和孩子们详细具体的解释垃圾的不同分类、现在常见的垃圾分类举措等等。经过实践团成员的精心引导下,居民以及孩子们对于垃圾分类的热情都变得十分高涨起来,开始自主性的讨论。这时,实践团成员向社区居民以及孩子们分发环保袋,告知他们使用环保袋的好处以及对于生态的重要意义,大家开始对垃圾分类和生态保护产生了兴趣,本次活动也因此取得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图为枚皋路社区垃圾分类主题班会课
随后,实践团成员在开展完宣讲会的基础下发现居民和孩子们对于自己社区的垃圾分类的措施以及类型都不是特别了解,于是,实践团成员在社区负责人的带领下同部分居民和小朋友们一同参观社区的绿色设施。在跟随负责人的脚步中,实践团成员也领略到了“绿色社区”关于生态环境所付出的努力。在垃圾分类的公告栏前,实践团成员又根据公告栏的内容适量的重复与增加关于垃圾分类的小知识,进一步加深大家对于垃圾分类的理解,强化大家垃圾分类的能力。在不同的垃圾桶旁,实践团成员利用周围现有的物品,对孩子们进行了简单的提问,本次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也在小朋友们踊跃的回答中落下了帷幕。经过实地的参观,不仅让实践团成员对于本地的垃圾分类的政策更加了解,还让居民对于自己生活的社区更加了解,更启迪了孩子垃圾分类,生态保护的意识,让垃圾分类走入生活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次日,实践团成员在淮安枫叶艺术学校进行本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孩子们再次进行宣讲活动。经过之前的了解,成员发现孩子是新的希望,是一个新的切口,深化孩子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强化孩子们的相关能力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实践团成员顺利的进行了关于垃圾分类的理论宣讲,而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实践团成员带领孩子们进行了关于垃圾分类的主题作画,孩子们都十分积极,画出了自己内心中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认可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同时日后都会在生活中积极应用垃圾分类的知识来做到垃圾分类。童稚的创想不断碰撞,也给实践团成员带来了独特的感悟,让实践团成员以儿童的视角去看待垃圾分类也显得十分新奇。此环节更加针对儿童这个群体,让儿童能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去了解新鲜事物,为日后能够践行垃圾分类的相关举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淮安枫叶艺术学校进行垃圾分类宣讲
本次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深入居民,深入儿童群体,通过实地参观,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让居民能够对于自己的社区垃圾分类的举措更加了解,让居民能够将垃圾分类落到实处,还将垃圾分类的种子深埋在孩子们的心里,有助于孩子们对于坏境的理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总的来说,垃圾分类是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活的,是每个个体对于环境和地球担当与态度。在祖国高速发展的21世纪,大家更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树立主人翁的姿态,在日常活动中宣传垃圾分类,在生活中践行垃圾分类,让垃圾分类在全国各地落在实处,积极的投身到祖国伟大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