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
做为一名大学生,我深深地感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希望以后能多多参与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社团活动无法比拟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才能锻炼自己,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实践,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实际,使自己投身强国伟业,为祖国未来的发展贡献星星之火 。
走访实地,探寻绿色发展之路
通过前期调研和参观舟山各大公园,我们团队了解到:舟山市委、市政府深刻领会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内涵和特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扛起责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锚定“四个舟山”建设主攻方向,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把舟山建设成为全体市民共同富裕的海上花园城市。舟山“海上花园城市”是结合群岛式城市的生态环境特质,在强化岛群和岛屿生态格局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山—海—城”特质的整体性景观格局和感知格局。在舟山街头,目之所及处是和美宜居图景,感受到的是自然与和谐。高品质的公园、绿道比比皆是。舟山绿化覆盖率达41.7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7平方米,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入园”。舟山具有营建“海上花园城市”的独特优势,尽管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但是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其生态保护的绿色发展成就斐然。通过多次实地访查,成员都深刻感悟到了舟山建设海上花园的宏图,更进一步了解舟山市在生态文明的努力和成就。

深入基层民众,寻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方位展现我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20年以来在各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展示我省在奋力打造“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中取得的丰富成果,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
通过参观马鞍村和舟山城市展览馆,我们从中了解了舟山乡村振兴发展成就的一部分。
当游客驶过新城大桥,欧式风格的建筑群映入眼帘。新城长峙岛,已成为人民心目中花园式海岛小镇的典范,曾经那一片全是白花花盐田的模样早就留在历史的记忆中。长峙马鞍村,曾经是纯盐业村,当盐民是当地年满16岁的男劳力唯一的出路。这份靠天吃饭的活计,是一份极其辛苦的工作。2003年起,长峙岛整岛开发,马鞍逐渐成了长峙岛这座花园之城的精致一角,宽敞的马路、簇新的安置房、高端的商业配套。整岛开发,让当地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烂泥地,变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以前的盐田,变成了如心小镇;以前住在破房里的村民,现在家家户户手里都攥着两三套商品房。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其乡村振兴发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舟山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振兴,是有效解决舟山“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舟山市将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农村领域制度改革,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持,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支撑,高水平推进渔农业渔农村现代化,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幸福感,奋力开启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全面实施“海上花园城”和“海岛大花园”建设,加快推动建立海岛乡村振兴的“舟山模式”。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更好地理解舟山的发展历程,思考我们自己的未来。在此,我们团队成员也希望能为舟山打造海上花园,为祖国践行乡村振兴发展理念,尽一份绵薄之力。让我们肩负起责任,用心灵的火花点亮自己的梦想,为美好的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