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关于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下,我有幸参加了今年的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7月5日,重庆对外经贸学校“齐心合力 绘梦太和”创艺乡村振兴促进团到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开展2023年暑假三下乡活动。经过这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学习,让我收获很多,也感触很多。
在十二天的下乡,实践队伍开展了参观周吉可故居、采访调研、开展美育课堂、绘制墙绘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合川区太和镇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历史、还了解了很多很多合川区太和镇产品的相关内容。
其中,在七月七日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我们在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丝绸园社区开展以“承先辈爱国情,筑童志向党心”为主题的爱国教育课堂。课堂上,志愿者以卢沟桥事变为开端讲述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历程,让儿童了解党的艰辛奋斗历程,并结合太和镇周吉可烈士人物事迹,引导儿童热爱祖国和认同家乡。同时,我们利用专业特长指导儿童进行手工剪纸,制作中国地图,用童心拼接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以实际行动激发儿童爱国向党之心。赓续先辈志,奋斗不负时。通过此次活动,帮助当地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观,提高其爱国意识和文化素养,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当地儿童心灵深处,让爱国主义成为其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在参观周吉可故居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红十五军在第四次反围剿因张国焘战略上的失误而失败后,左手重伤的周吉可被迫越京汉线向西部地区转移,并于1935年3月踏上长征路。同年秋天,在转战川西地区过草地途中,周吉可不幸牺牲。由于周吉可牺牲得很早,他留给家人的信息也少,而且在参与革命斗争的时候用的也是别名,这都导致他的两个女儿追寻的半个世纪才有他的一点消息。后来红四方面军军长王宏坤证明了周吉可在军中的职务,以及在长征途中牺牲的事情。1988年,《重庆日报》首次报道了关于周吉可进行革命活动和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消息。周吉可的两个女儿都继承了他的革命遗志,以自己的方式加入革命队伍。他们从西南师范学院毕业后,一个到重庆市委工作,一个入伍参军,报效祖国。参观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周吉可烈士先进事迹,领悟先辈革命精神,弘扬先辈爱国情怀,最后团队成员们在党旗前齐读入党誓词,用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奋斗、为民族崛起贡献力量的决心。此次参观活动带给青年们的不仅是对周吉可烈士英雄事迹及其故居的了解,更是一次独特的心灵磨砺和爱国情怀的升华。周吉可故居之行让青年们领悟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动力,必将把这份热爱和使命感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更加强盛、繁荣和谐的社会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十二天的下乡生活如白驹过隙般划过,虽然比较辛苦,但还是非常值得去回看这一段路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三下乡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在我的大学四年中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次三下乡的经历让我历历在目,感悟很多。此次活动不仅锻炼了我的人际交往和语言沟通能力,更多的是团队的协作和沟通,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就没有我们这次的活动成
果。
三下乡也给我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真真切切体悟民生,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在实践中肯定自己专业技能的价值,从中认识自己的不足,这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在接下来的工作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去完善自身各方面能力,丰富自己的阅历,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这才是我们三下乡的意义。

图为讲解员介绍周吉可青年时期事迹。通讯员 李玢劼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