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将知识产权相关理论与特色农产品保护相结合。“陕西特色农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暑期实践团通过对西安工程大学扶贫办点对点扶贫地安康市紫阳县、西安市临潼区两地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农产品保护现状,探究保护陕西特色农产品的现有路径及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式,探究陕西特色农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帮助乡村地区保护和发展本地特色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紫阳茶韵,魅力茶乡
紫阳以富硒茶而闻名,紫阳本地茶文化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团队成员前往极具紫阳茶文化特色的富硒茶陶博物馆调研。该博物馆使紫阳县的茶陶文化得到了极大的传承与发展,获得中国星级茶馆等荣誉。生态旅游业和茶产业作为紫阳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柱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具备组合优势。
茶叶产销,特色创新
陕西省紫阳县和平茶厂是集茶叶收购、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者、落实者。7月17日团队在和平茶厂了解到和平茶厂是引入机械化的茶叶生产企业,但并未将手动制茶完全摒弃,而是利用手工与机器之间的成本差距,将茶叶做到了高低档产销的分流。茶厂的产销模式也极具特色,茶厂的茶叶80%是来自个体茶农,茶农采茶再售卖给茶厂,茶厂进行加工包装售卖。经理向我们介绍,茶厂主要以质量取胜,辅之以地理标志,商标等品牌化策略。和平茶厂十分注重茶叶的质量筛查,从源头上选取优良品质茶叶进行加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销售,带动附近村镇居民的就业以及收入提高。
农业品牌,知产保护
实践团成员在紫阳县茶叶交易市场了解个体茶商茶叶销售的状态,并对茶叶产品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对茶商进行深入调研,发现紫阳县申报茶产品地理标志、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主体虽为政府部门,但个体商家经过检验和授权得以冠名销售,同时市场茶商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储备较前些年相比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扩充,对知识产权、外观设计、实用新型的内容的了解有了显著加强。团队成员在走访西安市临潼区农户石榴园的过程中,了解到临潼石榴的生长和销售的基本渠道与现状,对于临潼石榴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现在农户们限于成本普遍权利意识不强,对临潼石榴的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还任重而道远。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西安工程大学“陕西特色农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考察紫阳、临潼,了解当地农产品保护现状与难题,结合学校扶贫办驻村帮扶政策,探究陕西特色农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帮助乡村地区保护和发展本地特色农产品,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