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乡贤润桑梓,聚力促振兴|社会实践队走进宝鸡市助力乡土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8-2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乡贤润桑梓,聚力促振兴|社会实践队走进宝鸡市助力乡土文化建设

文|寇祎 蒋晨旺
宝鸡地区地杰人灵,乡贤辈出,收集、整理宝鸡地区乡贤文化资料,对于“专门提醒汉唐两代的汉之所以为汉,唐之所以为唐这种精神的所在”,对于当今发挥乡贤文化的时代价值,承继乡村传统文化,建构新时代乡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实践调研队来到宝鸡市进行乡土文化社会调研。
走进三贤故里 汲取文化力量
千阳古称“隃糜”,是先秦文化和儒家文化发祥地之一、古丝绸之路重要驿站,历史人文荟萃,厚重久远。千阳县人杰地灵、历代乡贤璀璨,尤其以圣贤、直谏、忠烈著称的燕伋、郭钦、段秀实并称为“千阳三贤”,千阳县也被称为“三贤故里”。2023年8月15日西安理工大学“乡贤润乡梓,聚力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三贤故里”,开展传统乡贤文化调研工作。

在千阳县燕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倪银高、望鲁台管委会罗俊梅的陪同带领下,实践队一行首先来到了千阳县望鲁台。燕伋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三赴鲁国,归来设教十八载,是西秦教育的创始人。相传,燕伋在千阳设坛授教时,非常想念恩师孔子,于是每天用衣襟撩土,以垫足登高向东遥望,就形成了这座底径 30余米、高 10余米的望鲁台,被后人誉为“中华尊师第一台”。在望鲁台调研拍摄结束后,实践队前往水沟镇水沟村一起拜谒燕伋墓,寻找燕伋文化遗迹,感悟先贤精神力量。

随后,实践队来到了千阳县大寨村——西汉丞相司直郭钦的故里。郭钦是西汉末一位被誉为“廉直为名”的丞相司直,为官之后,勤政爱民,清廉正直,秉公执法,嫉恶如仇,两袖清风,为百姓兴利除弊,弹劾贪官污吏,深得百姓拥戴,他不畏权贵,誓死不与奸臣同流合污。
最后,实践队来到了唐忠烈将军段秀实的故里段坊村,收集拍摄相关历史资料。段秀实是唐朝中期名将,他在奋击叛贼,以死报国中表现出来的大义气节,成为后人坚持正义的精神支柱。也对千阳人文产生了广泛影响。今天的段坊村口,还有一座清代康熙四十九年(1710)凤翔知府朱琦立的“唐段太尉故里”碑。
在田野访谈和资料收集结束后,实践队还与当地文化学者、启文小学前校长周玉彩进行了关于先贤段秀实的交流,并参观了启文小学校史馆,启文小学的前身为创建于清朝道光十七年(1837)的启文书院,在校史馆里,沉浸式体验了二百年的文化积淀,感受了启文小学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

感受凤翔历史 挖掘乡土资源
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箫的华山隐士萧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凤翔古称雍,秦孝公于公元前350在雍城设雍县,是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华夏九州之一,先秦20位王公在此建都327年,是始皇加冕、苏轼初仕之地。2023年8月16日西安理工大学“乡贤润乡梓,聚力促振兴”社会实践队在宝鸡市凤翔区开展调研实践工作。

热烈的夏日,草木正葱茏,实践队一行首先走进了默斋文化起源地的大塬村,以默斋先生座右铭“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命名的“进学园”广场有不少人在张杰像前驻足。来到村委会,在冯忠虎书记的讲解下,深入了解了这位发展了经学致用的关学思想,秉持着“知行合一、身心双修”的原则,以“涵养用敬进学致知”为座右铭的默斋先生——张杰。

随后,实践队一行走进了陈官镇高王寺村郑崇明的家中进行了访谈,在翻阅族谱中不断挖掘其祖先郑士范的故事。郑士范是清代后期关学大儒,他在学术上好学深思,著述不倦,著作有印江、安化、贵筑、平越诸志,《春秋传注约编》、《三礼表》、《朱子年谱》、《许鲁斋年谱》、《朱子约编》各若干卷,通过搜集整理郑士范的关学著作文献资料可以保存陕西宝鸡地区清代中后期地方历史文献,传承中国儒家文化学术精神,对后人完整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具有永恒的价值。

紧接着,在与凤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鲁立进行访谈后,受邀走进了凤翔区城关东大街,与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后人张仁玖进行了访谈,深刻探讨了被称为“横渠四句”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更要立志探求天地真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最后,实践队员伴随着夏日蝉鸣来到陈村镇一座小学前,据张舜典后人张宏绪介绍张舜典是明末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1594年中举,著作有《致曲言》、《明德集》二卷;以及后世辑文集《鸡山语要》,被称为“关学集大成者”。随着时间的发展,张鸡山本人也逐渐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今在风翔知道张舜典和“鸡山祠”的人非常有限,这不能不说是风翔文化教育上的一大缺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由历代名贤积淀下来的具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的优秀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关中传统乡贤文化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22XZX010)”研究计划的一部分,关中乡贤文化是关中地区的榜样文化、先进文化,是对关中地区具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就是利用暑期调研、整理、收集千阳县传统乡贤文化资料,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促进其现代化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能够影响和激励着民众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追求,引领乡村文明风尚,造福社会一方,促进乡土文化建设。

作者:寇祎 蒋晨旺 来源:西安理工大学
  • 数字赋能红色文化,坚定赓续时代薪火——南京审计大学“星火
  • 乡贤润桑梓,聚力促振兴|社会实践队走进宝鸡市助力乡土文化
  • 实现乡村振兴 青年担当作为
  • 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一行11人,以“电商助农,乡村振兴”为主题,深入基层,走进乡村,赴宣城郎溪县调研本地发展现状,以
  • 08-23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