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大学生要服务家乡,振兴家乡经济,团队成员利用自身优势,结合所学专业特长,致力于以农业帮扶、“文旅结合”、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宣传甘南县优势,帮助甘南县走出黑龙江,走向全国,帮助甘南县实现乡村振兴。来自东北农业大学的“农情暖甘南,文旅助振兴”社会实践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结合公益未来组织的志愿精神和服务理念,于7月13日前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通过与当地商家与住户的交流互动,以甘南县为例来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结合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路径,并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肯定自我的价值,并认识自我的不足,检验学习成果,练就兴农本领。

(图为实践团成员于兴十四村调研考察时摄)
走进甘南特产,领略风土人情甘南县是“中国向日葵之乡”,全国商品粮生产先进县,坐拥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是杂交食用葵、寒地水稻和玉米种植、奶牛生产的“黄金地带”。甘南县有着优质作物生长环境,农特产品质高,但却存在农作物盈利低、销售情况不佳等困境。为深入调研农作物滞销原因、开创新的销售路径。团队首先走访多家甘南特产店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如博源甘南特产店、众齐特产店、甘哥土特产山货店、紫基桑葚特产店等,当地人民热情大方,团队了解到许多特产相关知识。由于甘南县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先进的栽培技术,良好的光热条件和水土资源,最先进的大米加工工艺,造就了“甘南大米”独特的优良品质,“甘南大米”米粒圆润饱满,通过先进工艺加工出的“甘南大米”享誉周边的吉林、内蒙和大兴安岭等地,畅销北京、上海、广东潮汕等地。通过和当地电商人员沟通,团队成员了解到:造成农特产滞销的原因主要是黑龙江的地理位置原因造成的运费成本高和产品知名度不够,外地顾客购买热情不足等。
(图为团队成员于甘南县农特产专卖店调研采访)
发展电子商务,振兴甘南经济团队通过对当地商户走访调查了解到当地政府给予电子商务大力支持,鼓励通过线上直播带货等方式宣传甘南特色、带动甘南经济发展,继而团队来到了甘南县电子商务孵化中心,进一步了解其宣传方式与内容,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并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直播室、特产展览室等,团队与领导积极沟通实践想法,如设计一些文创结合的作品无偿提供给当地卖家,刺激销量增长。
大美甘南,瓜果飘香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走进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兴十四村进行深入走访调查。团队走进了田间地头,发现当地农作物生长旺盛,并有多家采摘园,如老徐头采摘园供采摘的有草莓、香瓜、油桃等。实地考察了主要销售作物和特色中草药材的种植情况和销售途径,为进一步对甘南县制定针对性的乡村振兴计划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于田间调研特色农作物长势情况)
传播知识,播撒希望为切实提高当地农户的种植水平,利用所学知识奉献家乡百姓,团队中农学和植物生产专业的队员为当地村民普及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及智慧农业相关的知识,发放了宣传手册,帮助当地农民未来更好地投身于农业生产之中。
团队还对当地住户发放了若干关于甘南县文旅发展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范围包括老人、青年、儿童等,住户积极配合并认真填写,团队成员还与其探讨了他们看好的发展方式和内容。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当地农民普及农业小知识)
步履不停,扬帆起航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只有不断增强责任感,明确自身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责任,自觉把自身需要与社会需求相统一、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把个体发展与民族振兴相联系,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才能担当时代大任,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