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和激励广大青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矢志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奋斗、一代代接续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2023年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西安交通大学“学以实践,医路奉献”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了遵义市正安县土坪镇,开展了为期12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社会实践中,实践团队成员们深入基层,双线开展支教、支医活动,在弘扬西迁精神,勇担国家使命,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贡献交大青年力量。
点燃希望之火,照亮前行的路重重的高山阻挡了外面浑浊的空气,守住了那些如山间溪水般清澈透亮的心灵,却也不可避免地挡住了山区孩子们望向更广阔天地的视野。考虑到短期的支教并不能给当地的孩子们带来成绩上明显、大幅的提升,同时,也为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落实“双减”要求,本次实践中,团队成员们经过调研与多次讨论,最终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课表,确定了在进行课业帮扶的同时,要以培养山区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其拓宽视野为目标的支教活动。我们在多彩多样多元的课程设置中,帮助孩子们丰富课余生活、探索兴趣、寓教于乐、增长见闻,启发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助力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本次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支教,不仅仅是一种愿望和情怀,更是一份光荣与责任,也是一个披荆斩棘的过程。为了让孩子们近距离洞察社会、观照时代,在生动实践中深刻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密码,团队成员开设了思政课和军事理论课,在课堂与平时相处中,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爱国精神,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实践伟力。在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让他们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波澜壮阔,了解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的伟大成就、伟大变革,引导孩子们思考和理解变革背后的力量,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奋发向上,做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民健康。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提升当地医疗服务质量,协助体检、医疗档案建立等,减轻当地医疗压力,协助当地医疗系统进行工作开展。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曾说过:“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通过本次支医活动,团队成员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现在的医学生、未来的医生,我们要努力学习基础知识,打好自身医学本领,坚定在医学领域做出一番贡献的决心!在临床工作中,要时刻留意病人的病情发展,治疗手段要多思多想考虑全面,防止因为医疗手段而造成病人更大的痛苦,我们应当注重提高自身看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医学实践能力,牢固树立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健康卫士。
深入基层调研,贡献交大力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时代的呼唤、发展的必然。各级乡村振兴部门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开拓奋进,接续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在本次社会实践中,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进行支教、支医的同时,还对当地的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调研,了解了当地乡村振兴以及基层教育的相关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果,通过统计与整理得到了大量的一线数据资料。整理完成后,我们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分析中,我们扎根于自己所学所感,切入交大青年的新视角,客观地剖析当地生活环境特征,最终形成政策建议,为当地政府部门开展后续相关工作提供来自交大青年的支持。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点亮银河。“学以实践,医路奉献”社会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将继续脚踏实地,贯彻生命至上,牢记国之大者,聚焦社会所需,回答人民之问,坚定初心,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