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扬振兴赤帜,启和美气象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微光小分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2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学习贯彻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乡村振兴经验,助力和美乡村建设,2023年7月10日至13日,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微光小分队先后前往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放牛村和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以“常来静观,醉美南山——共建和美乡村”为主题,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由全校来自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传媒学院等七个专业的十名学生组成,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创新服务模式、共建和美乡村”为原则,结合各学院专业特色,围绕产业走访调研、趣味暑期课堂、惠农良策宣讲、反诈知识宣传、农事志愿服务等活动,厚植家国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产业发展铸基石,实地调研赴基层
     “三变”改革促实益,“三牛”精神蓄锐气.  7月10日上午,小分队成员在放牛村村“两委”退休老党员谢阿姨的带领下,深入了解放牛村发展沿革,参观民宿、杜鹃园等产业,一览村貌。在实地走访中,队员们了解到放牛村践行“两山论”,形成了花卉苗木观光、特色民宿旅游两大主导产业。走进村民家中,小分队队员在真实自然的劳动场景中提出自己的问题,进一步了解了村“两委”在为村民提供免费农作技术指导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如今,村内民宿林立,设施完备,满足消费者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到了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兼顾。在村委会办公室,谢阿姨也同队员们分享基层治理的经验,提出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将“组织力、治理力、发展力”融合并举,有创新发展的拓荒牛精神,更要在服务建设中“俯首甘为孺子牛”。
 
点单课堂悦童年,以学促行强国志
      7月10日下午,小分队成员在放牛村村史馆开展了关爱课堂活动。本次课堂以“点单课堂悦童年,乐享茶会向未来”为主题,以各个学院的学科知识为依托,为孩子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小分队成员创造性地让孩子们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堂,大大提高了小朋友们参与的积极性。从“跟着红岩学历史”到“打开科学的大门”再到“我是小小演说家”、“多彩脸谱变变变”,孩子们认真听讲、踊跃回答、收获满满。在趣味课堂之后,小分队的队员们带领着孩子们进入了“致未来”“致亲情”和“致成长”部分的讨论。
“我长大想当一个科学家,研究出最先进的芯片!”,一个小朋友在活动过程中大声发言。在“致未来”部分,孩子们怀揣憧憬,在小分队队员的鼓励下畅所欲言,同大家分享自己对理想的思考;在“致亲情”部分,小分队成员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启发孩子们勇敢地表达爱意,让孩子们用书信写下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思念;在“致成长”部分,孩子们审视自己身上的的优点和缺点,他们通过提出具体的改正措施,更好认识自己的同时也更好的成长
 

田间地头近群众,宣传有心更入心
       为更好地普及惠农助农政策和反诈知识,7月11日上午,小分队成员走向田间地头、百姓人家,开展宣传活动。成员们用发挥方言优势,用拉家常的方式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平易近人,让百姓更好的了解到这些政策和反诈知识。小分队还发放漫画海报,让村民们对于常见诈骗方式、海姆立克法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听完队员们的介绍,一位婆婆告诉小分队队员“你们宣传得好啊,现在诈骗的方式这么多,稍不留神就很容易上当。”还表示要回家提醒家里的其他老人,小分队成员也从中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

 
“野生”宣讲创新意,文艺汇演展风采
     “声”入群众,“舞”动人心。7月11日傍晚,小队成员吆喝着村民到放牛村幸福广场,开展“广场舞”式宣讲,在村民们跳广场舞的地方,以《最炫民族风》《小苹果》等广场舞曲目串联起整场汇演。“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在熟悉的歌声之下,村民们不由得加入了小队成员的表演。各种表演形式给村民们带来了别样的体验:清脆的快板用错落有致的音节和抑扬顿挫的语言传达出二十大精神;趣味的小品向村民们生动传递党的扶贫政策;动人的朗诵让大家回忆起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抽奖环节更是欢笑一片,精心准备的小礼品调动起村民们的积极性,大家手中礼物,看着台上的表演,和小队成员热情互动,呈现出一派和美乡村的幸福画卷。
最后,小队成员邀请村民们参与问卷调查,耐心询问他们对本次活动的评价和对“三下乡”活动的建议,村民们对本次活动作出了积极评价,很多村民都表示希望能够多开展相关活动。小队成员李溪说:“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我的爷爷奶奶,能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我感到很开心。”

一村一品筑根基,乡村振兴路径明
      为探寻不同村庄发展道路的异同,7月12日,小分队来到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开展实践活动。一进入村庄,村口“中华糯小米”的墙绘吸引了队员的注意。据了解,种植业为中华村的主导产业,2017年,中华村被国家农业部列为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上午,小分队成员分别对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就村庄产业发展现状、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繁荣方式等展开访谈。谈到中华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发展优势时,党总支书记辛飞强调发展村级产业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性。行走在小米标准化种植基地中,村副书记向队员们介绍当前正在建造的存储厂房和小米文化陈列馆,预计今年将扩大糯小米种植面积500余亩,产业规模将达到400万元。接下来,中华村村“两委”将继续探索村民股份分红方法,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下午,小分队对中华村主要企业家、重庆金硒穗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周松展开访谈。队员们从产业发展思路、管理方法、未来规划等角度展开访谈,并与负责人就返乡创业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标是为游客提供差异化的旅游服务体验,推动农文旅商融合发展。”小队成员也深深感受企业家对于乡村振兴的担当和情怀。
  
农耕实践长才干,志愿服务显担当
      在初步了解村庄需求后,7月13日,小分队成员分组参与小米田除草、熟李采摘的志愿服务。在除草的过程当中,队员在劳作中看到除草剂减量使用等国家政策已在农田中践行。在李子采摘时,年过八旬的村民伯伯与队员们亲切交流、并传授自己在李子品种选育、种植及采摘的经验。在他的教授下,小分队成员逐步掌握了李子采摘的技巧,感受到农作的艰辛和农民的不易、更深刻感悟到唯深入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农业的重要性。在宣传片拍摄的过程中,小分队成员结合当地生产实践,将特产中华糯小米的宣传放在首位,并为其创作快板词,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临走时,村民们为小分队打包了一大袋李子,并对队员寄予殷切期望:“未来是你们这一代人的,要敢于吃苦,让青春不留遗憾啊!”队员们深受鼓舞,随后在李子果园进行了宣传片的拍摄。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强国有我,青春有为。通过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进乡土中国,了解两个村庄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总结不同村庄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径,通过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紧密结合,队员们明白了广大青年应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和美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重庆微光小分队 谢荧荧/撰稿
                                                                                                                                                                                            重庆微光小分队 谢颖/摄影
                                                                                                                                                                                            重庆微光小分队 谢荧荧/通讯员
 
 
 
作者:谢莹莹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关于部分高校大学生对本校创新创业经验交流座谈会
  • 安徽学子三下乡:和创业团队同心,与创新时代同行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