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普及垃圾分类,助力绿色生活

发布时间:2023-08-1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习近平主席曾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他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故而在此次会议后各地政府推行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项目来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垃圾分类就是其中的项目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垃圾的无分类投放会导致人类失去宝贵的自然资源,待之自然,受以自然,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共存,才会有长远发展。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垃圾分类俨然是大势所趋,全国上下都在推广普及垃圾分类,全面实现垃圾分类社会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中国的垃圾分类自2019年正式实行到如今的广泛推行,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在城市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在农村,垃圾分类依旧是一个难题。“垃圾分类”听着是一个很响亮的口号也饱含了美好愿景,可是没有彻底落实的口号,远比不上一次切实的活动宣传。现如今,大学生是青春力量的主力军,垃圾分类的推广责任理应肩担一二。因此,为了让垃圾分类在农村更好的普及,让农村居民真正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苏州理工学院“不啻微芒,造炬成阳”暑期实践小队于2023年8月3日至8月10日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五马路村、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正荣滨江紫阙小区以及连云港市张家港市展开“垃圾分类,青春助力”专项实践活动。活动类型主要以垃圾分类知识宣讲、垃圾分类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针对不同受众展开不同活动形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村民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我们于8月3日来到了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五马路村进行实地调查采访。小队成员们设计了一系列与垃圾分类知识有关的问题,将开展分组行动对村民们进行随机调查,采访他们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情况以及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等一系列问题。    
在采访完毕后我们通过整理不同年龄段居民们的调查问卷结果发现,不同年龄段的采访者对于问卷给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大多数处于青年阶段的居民们对垃圾分类的作用以及如何辨别垃圾种类都有着一定的了解,可了解归了解,能够真正去实践的却是少之又少。而较为年长的居民们对于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较为浅薄,对于实施垃圾分类就更难以实践了。随后我们通过采访村干部也了解到村内居民大多只知道宣传标语,但因为不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以及意义,很少有人会去实践,所以垃圾分类也就成为了没有实质的空壳。    
而在村内走访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为响应国家号召,村内设有不少垃圾分类相关的宣传标语,摆放在各地的垃圾桶也都标注了垃圾分类的标识。但由于大多数村民缺乏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垃圾都是直接被堆放在垃圾桶内,或者是被错误的分类了,因此宣传标语就成了口头上的几句口号,在实质上垃圾分类行动其实并未得到落实。在整理与分析完问卷调查后我们对村内的垃圾分类情况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因此,为了改变现状,真正将垃圾分类落实到位,加强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我们与村委会取得了联系,在讨论后一致决定号召村民开展理论知识宣讲并采取改善措施,要想真正落实垃圾分类就必须先了解其理论知识。
    通过与五马路村村委会的不断讨论协商,我们双方确定了活动时间、地点及主要形式。同时为了让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我们精心制作了PPT和视频。8月4日上午8点,我们提前到达了五马路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始布置会议室和调试电脑,做好准备工作。随后,村民们也陆陆续续的来到会议室,我们送上饮料并带领他们一一入座。在他们等待的时间里,我们耐心安抚并服务好每一位村民。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宣讲活动于8月4日上午9点正式开始。这次宣讲的主题是“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由我们实践小队的队长来担任主讲人,她从“产生原因”“垃圾分类”“分类原则”以及“分类的好处”四个方面进行宣讲。宣讲过程中,村民们认真听讲并且积极参与互动,他们的热情也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在抢答环节,每一位村民都积极作答,而他们的正确率让我们既惊讶又喜悦。由此,我们相信这次的宣讲活动是有意义的,它给村民带来了正向的引导,每一位村民都在此次的活动中了解到了垃圾分类内涵,认识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让他们真正的学会了如何垃圾分类。在宣讲活动的最后,当我们再次发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倡议时,全体村民们都站了来,热情鼓掌,热烈响应,对此我们也感到十分的满足。
    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宣讲活动圆满结束了,我们相信通过此次宣讲,“垃圾分类”不会再只是一个口号,而会成为村民们日后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垃圾分类的理念也会长存于每一位村民的心中,它将不会再是一个“难题”了。
除此之外,为了让居民更了解垃圾分类,我们还在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来强化居民的分类意识,文卷内容涵盖了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实施情况、困难与挑战以及改进建议等方面。通过这份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为2个部分:基本信息、垃圾分类知识在垃圾分类知识部分,我们询问受访者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在实际操作情况部分,我们了解到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对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情况,包括是否参与垃圾分类、分类准确率、分类时是否存在疑惑等情况。可以了解公众对于垃圾分类的认知和参与度。在调查其中的过程中,尽管有会遭到许多困难,但是经过成的努力还是完成了社区周围的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
通过这份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很多人无法准确区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同时,市民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有部分人不愿意参与垃圾分类,有部分人分类准确率较低,有部分人在分类时存在疑惑。但是我相信进过我们和和社区的努力,可以让人们重视垃圾分类并加强垃圾分类的意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应该加强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其次,应该加强垃圾分类的监管和执法,对不分类、分类不准确的行为进行惩罚和教育。再次,应该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和准确性。
我们知道想要在全社会层面推行垃圾分类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当前各大城市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已经饱和,垃圾分类势在必行。通过实地走访,我们发现小区内设有一些垃圾处理设施,但是一些市民还存在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而物业工作人员进行劝阻无果。此次垃圾分类调查问卷我们不仅仅选取南京市建邺区正荣滨江紫阙的居民作为受访者,同时还抽取了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配合填写。我们发现他们相比于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相对完善,但是却不能将垃圾分类真正有效劝阻居民将垃圾分类落实到行动之中。
当前各地区已经有垃圾分类运输车辆和分类处理设施但实行的效果却不是很好,这取决于垃圾分类没有得到有效专业化。垃圾分类完全依赖于个人是没有用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将垃圾分类得到专业化、有效化管理。在我们的了解下发现,物业对于居民垃圾分类的管理不够严格,没有健全相关日常工作、宣传动员、奖惩体制,持续开展小区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也没有充分发挥以身作则的示范引领作用,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也普遍较低。
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过后,小区物业积极配合整改,制定相关管理流程,宣传动员工作人员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小区物业管理人员还积极加入到我们的宣讲活动中,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为小区良好的环境保驾护航。实行垃圾分类是必然趋势,将垃圾正确分类变废为宝,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程序化、建立相关体系,注重质量,将垃圾分类规范化是垃圾分类的重要举措。
2023年8月8日星期二,在正荣物业的会议室里,小队成员进行了宣讲并对问卷调查活动作出总结。本次宣讲邀请到了正荣物业的相关负责人参与,主要议题为垃圾分类的样本数据分析,以及对于小区未来管理的基础规划,小队成员和物业负责人在良好的氛围里结束了本次活动。
经过统计与分析,本次调研中,接近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对垃圾分类有所了解但不全面,也有百分之二十的人相对认知全面;但是对于垃圾分类知识有全面了解以及完全不了解的都占有百分之五。总体来说,大众对于垃圾分类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做不到全面,仍然有必要对于民众展开相应的垃圾分类普及教育。
在成果展示后,小队队员提出了多开几次免费的垃圾分类宣讲会的普及方法,而相关负责人则更倾向于采取发放宣传推文,以及横幅海报的方式去推广相应知识的宣传;也有队员提出采取在楼道口,公共垃圾桶的上方加上简洁的小横幅的方式。
综上,对于本次问卷调查的宣讲会圆满结束,最终采取了同时长期推广,定期发送推文以及宣讲的形式对本管辖范围内的民众进行教育。
习总书记强调“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我们始于心,再践于行。我们怀揣着“经世致用,笃学明德”的校训,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垃圾虽小,却牵着文明,连着民生。可见,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从以前的“扔进一个框”到现在的“投进四个桶”,从“旧习惯”到“新风尚”,这里里外外,无不体现着人民素质的提高和中华文明的进步。使垃圾资源化利用,这是化腐朽为新料,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新时代青年主动作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投入到垃圾分类活动中去,尽己所能做好宣传工作,这样既能省下土地,还能变废为宝。
因“志”而行,参与垃圾分类,用点滴行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因“愿”而动,参与志愿服务,用善行善举汇聚社会爱的光芒。从“关键小事”着手推动·工作,找到微观切口,善于用“小事”撬动“大事,以小见大,总结规律。”我们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自觉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投身到垃圾分类工作,用知识、爱心和知识热情服务群众,帮助其了解了解分类的重要性和垃圾分类的小技巧,令生活更有温度、让发展更有质感、让群众更加幸福。
在每个活动过程中,我们鼓励全社会人人动手,汇聚更多群众的志愿服务力量,让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携手垃圾分类活动、奉献爱心力量,一起为改善生活环境的目标努力,为可持续性发展、绿色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守护好更多人的健康生活。
画笔描绘锦绣图,垃圾分类拓新篇。“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做好垃圾分类,共筑文明城市,将它融入生活、化为自觉行动,让中国碧波荡漾、草木常青,谱写下“万里江山恣意开”的生态华章。
                                                                                                                                                                                                                       作者:张钰
作者:张钰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井冈山精神
  •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郑州轻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红鹰轻青志愿服务队从2023年6月30日起在郑州、湖北两地多个社区及高校开展了以“赓
  • 08-19
  • 西柚学子暑期实践:传承红色文化
  • 西油学子三下乡:红色文化在路上
  • 寻广财大杰出校友足迹,明未来就业道路之希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