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华农学子赴神农架调研生态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8-18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了解神农架地区的生态及文化建设现状,华中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神农架地区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调研活动。调研范围覆盖送郎山、五峰山道观、净莲禅寺、茶祖博物馆及巴桃园等重要景点。
 
神农架送郎山:丰富生态、珍稀物种交织下的自然宝库
送郎山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森林覆盖率高,植被茂密,生物多样性丰富。实践团成员在调查中发现并记录了许多具有药用或食用功能的植物,如半夏、忍冬、高粱泡等。

实践团成员在送郎山山路上记录药用植物
 
神农架五峰山道观:一座庄严神秘的金顶庙宇
五峰山道观作为神农架的生态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而闻名。实践团成员们在调研中亲身体验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与守观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守观人介绍到:“道观所在的五峰山上有两大猴群,林中蛇虫众多,并常常有乌鸦在林中鸣叫。虽然乌鸦叫声嘶哑,但这在道教文化看来是一种吉祥之兆。”
 

实践团成员在神农架五峰山道观大门前合影
 
神农架净莲禅寺:佛教文化与生态呵护共荣之地
作为一处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净莲禅寺不仅是神农架地区的佛教胜地,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寺内建筑风格古朴庄严,传承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和建筑艺术。
实践团成员与寺庙住持进行了交流,了解到净莲禅寺与神农架林区的生态文化发展相辅相成,将宗教文化的传承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修行场所的同时还为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践团成员在学习宗教文化
 
茶祖博物馆:传承茶文化,守护神农架的特色名片
茶祖博物馆位于湖北省神农架木鱼镇的青天袍民俗茶村,是一处传承茶文化、守护神农架特色的文化场馆。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展品,展示了神农架丰富的茶文化知识和历史。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展品,并与馆方工作人员交流,了解了茶叶的制作工艺和品鉴技巧。

实践团成员在学习中国茶叶文化历史
 
除此之外,实践团还参观了周边的茶园,深入了解茶叶的生产过程和茶园的生态环境。实践团成员们表示,通过此次调研,他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神农架地区浓厚的茶文化,并呼吁更多人关注和传承神农绿茶文化,促进茶文化与当地经济的融合发展。
 
巴桃园:生态保护亟待加强
“巴桃园我愿称之为最安逸的景区”还没有抵达巴桃园,实践团就被文墨下的它所吸引。还未抵达巴桃园,实践团成员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启一场有趣刺激的旅行了。
然而,沿着曲折的公路越走越深,腥臭刺鼻的味道却越来越浓。由于巴桃园的扩建,公路上洒满了沥青,味道刺鼻。景区的水源存在严重污染,水质恶臭弥漫、水面死鱼漂浮。除此之外巴桃园景区还存在垃圾遍地,蚊虫繁多,指示牌损坏等问题。实践团成员们对巴桃园环境问题表示出深深的担忧,并呼吁景区管理者采取措施改善公路建设和维护,提升水质处理和垃圾清理能力,加强对蚊虫和有害生物的控制,并修复指示牌,提高游客导向服务质量。

通过此次为期三天的调研,华中农业大学生科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们较为全面的了解了神农架地区的生态及文化建设状况,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实践团成员们表示,他们将继续关注和支持神农架地区的生态和文化保护工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传承优秀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华中农业大学赴湖北省神农架暑期社会实践团 贾雪、张颖
摄影:华中农业大学赴湖北省神农架暑期社会实践团 贾雪、傅裕璐、张颖
审核:华中农业大学 岳兵
 

 
作者:张颖,贾雪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 三下乡心得体会:重走革命老区,弘扬红医精神
  • 农机电气化之旅:走近华夏的农耕历史,感受科技与传统的交融
  • 河海外院语言服务助学团深入社区,开展公益课堂
  • 华农学子赴神农架调研生态文化建设
  • 华农学子赴神农架调研生态文化建设
  • 为了解神农架地区的生态及文化建设现状,华中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神农架地区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调研活动。调研范围覆盖送郎山、五
  • 08-18
  • 立足社会实践,走进石斛之乡
  • 立足社会实践,走进石斛之乡
  •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为充分响应国家“三下乡”政策,是年7月,我与4位同学一起,借由滁州学院的学校平台,组建“赴霍山县守斛乡村
  • 08-18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