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传播伍家沟非遗文化,乘上“现代化”列车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8-0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伍家沟村系湖北省丹江口市西部六里坪镇的一个行政村落,毗邻丹江库区,素有“九沟十八洼,一百单八岔,岔岔有人家”之说。伍家沟故事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分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和笑话等六大类别,已经出版《伍家沟村民间故事集》一、二集,共76万字。伍家沟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并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6月,伍家沟村也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为提升学生民间文学素养,传承伍家沟民间故事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7月1日汉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星火小分队在杨超老师的带领下,一行7人赶赴丹江口伍家沟村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由于伍家沟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从丹江口六里坪镇前往过程需经过一段长达8.5公里的颠簸山路,峰回路转中最终到达山坳里古香古色的伍家沟村。在伍家沟村李有为书记和葛书记的热情接待带领下,小队成员们参观了古朴典雅的“故事堂”。进入故事堂中首先看到了由16块木片组成的伍家沟民间故事村简介,在李书记的详细、生动的介绍下,小队员们对伍家沟故事村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随着脚步的深入,李有为书记为队员们精彩介绍了侧立在故事堂两旁的宣传栏中的内容,星火小分队的成员们对伍家沟故事村辉煌的文化成就和民间故事的艺术之美深深着迷。
  紧接着大家来到故事堂的大厅,参观了一系列的老物件。例如用来储藏各种各样蔬菜种子的工具——葫芦仓;传统中式婚礼上使用的工具——新娘花轿;古代民间常用的一种舀水工具——葫芦瓢等。透过这些老物件,小队成员们仿佛置身于过去的艰苦生活,深刻体会到了伍家沟故事村的发展之不易。李有为书记言到老一辈的艰难生活让人们学会苦衷作乐,在农闲时期通过编故事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
  随后小队成员们来到了故事堂二楼的文化娱乐室,在这里李有为书记给小队成员们详细介绍了伍家沟故事村的发展历程及伍家沟民间故事非遗文化传承情况,并为大家生动讲述了乐于学习、廉政、鬼神、生活等相关的精彩民间故事。伍家沟民间故事村中还生活着一些革命老前辈,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小队成员们了解到了许多红色革命故事,并从中体味了革命斗争的艰辛与伟大,激发了大家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最后在杨超老师指导下,小队成员们开展了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微团课。微团课上,夏小龙同学为小队成员们总结了伍家沟故事村的发展状况以及非遗文化成果,并与小队成员们深入挖掘伍家沟民间故事的内涵,探讨如何传承该非遗文化,根据调研结果统计,目前伍家沟村存在“空心化”、“产业欠缺”、“公路修缮”、“非遗传承”、“传播红色文化”等诸多情况,决定初步探索将建设红色教育基地与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乡村振兴新发展道路。
  7月3日,小队成员们前往十堰市人民广场对伍家沟民间故事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希望通过切实行动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伍家沟民间故事村。广场上,小队成员们分头行动,两两一组,拿着问卷调查表穿梭于人群中。在采访调查的过程中,积极宣传伍家沟村非遗文化,并积极向儿童、青年等诸多群体讲述民间故事,小队员们希望能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伍家沟民间故事,让伍家沟民间故事在传承中活起来、火起来,同时以该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在实践中,尽管炎炎烈日、辗转颠簸,小队成员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全身心的投身于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伍家沟故事村闻名的根基所在,深刻领悟伍家沟故事村发展的困难所在,初步构想了伍家沟故事村振兴的方向所在。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行动上不徘徊、不动摇,积极投身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中,用实际行动丰富自身经历、践行青春强音,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孙景暄 陆秋连 汪洋 夏小龙 杨超 来源:汉江师范学院文学院赴伍家沟“星火”小分队
  • 百年党史青年说,革命精神薪火传
  •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学习青岛炼化,积极能源转型
  • 启明微茫星星之火,共绎网络安全之光
  • 加强老年反诈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汉中学子三下乡:地质灾害防治,政府加大投入,加强防灾意识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