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文化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是文化的“存储卡”和历史的“解码器”。在博物馆,历史文物并不只是时间的沉淀,岁月的陈酿,不只是一个静止的存在,更是传承文化血脉,串联起时代的长河。为感受厚重的中华文化,体会古文明、古文化,2023年8月4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豫见博物,我看非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河南省博物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去欣赏掩埋在岁月里的古文明,尘封在时光里的旧文化。
8月4日上午8点,全体实践队成员共同乘坐地铁前往河南省博物院,入馆后负责人为团队成员详细分配今日任务,并再次强调活动目的及意义,而后实践队按照展厅顺序参观,欣赏了省博建筑特色、管制制式,进行了详细记录,并与镇馆之宝合影。接下来实践队全体队员对一天的活动进行复盘和总结,最后共同完成了资料的查询及编写,绘制时间轴,查漏补缺。
从上古时期起,地处黄河流域的河南省就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境内有四个,有此得天独厚的条件,就藏品而言,河南博物院国宝级藏品之多之大,不愧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在这里见到了被称为“中华第一笛”的贾湖骨笛,“中华第一剑”的玉柄铁剑,莲鹤方壶、杜岭方鼎、云纹铜禁、武则天金简、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等件件稀世国宝,令我们叹为观止。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全体成员了解了河南厚重的文化,这些古文化没有被人们遗忘,反而在时代的洗涤下越来越光华。文物作为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结晶,博物馆作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明的集中表现,作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传承的载体,引导我们了解祖国的历史和辉煌,并以此为激励,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与社会理想,从而为中华崛起而奋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