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学思践悟,奋楫笃行|文学院山丹实践团山丹艾黎纪念馆实践感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2023年7月19日中午,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跟着总书记足迹 学思践悟新思想”山丹实践团到达张掖山丹。当天下午,实践队员重点走访了山丹艾黎纪念馆。
(实践队在山丹艾黎纪念馆与共青团山丹县委副书记吴得冠及纪念馆工作人员合影)
刚到山丹艾黎纪念馆门前,我便感受到山丹地域文化特色及艾黎家乡新西兰文化元素,这种自由开放式的建筑设计便狠狠吸引了我。山丹艾黎纪念馆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示范基地。展厅陈列展示共分青春年代、上海岁月、工合运动、培黎学校、热爱中国、情系山丹、幸福晚年、友谊使者、崇高荣誉、精神永存十个单元,全面展示了艾黎光辉的一生。
随后,我们一行来到展馆会议室,共青团山丹县委副书记吴得冠及纪念馆工作人员举行了欢迎仪式,并就“路易·艾黎的时代精神”、“山丹县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山丹县的红色基因”等问题展开座谈。
山丹——路易·艾黎的第二故乡,他同艾黎结下了不解之缘。自1953年定居北京后,艾黎曾先后六次访问山丹。山丹对艾黎有着特别的深情和不尽的眷恋。1980年8月28日,艾黎在83岁高龄之际留下遗嘱:他的骨灰要“撒在四坝滩的原野上”。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实践队成员从大厅进入“青春年代”“上海岁月”“工会运动”“培黎学校”“热爱中国”“情系山丹”“幸福晚年”“友谊使者”“崇高荣誉”“精神永存”等十个单元。
艾黎先生的一生令我十分震撼。很难想像这是在当时那样艰难的环境下,一个普通外国友人竟然能够做出如此伟大的事迹。1927年,将近30岁的艾黎怀着对中国的向往,从新西兰来到上海。当时正值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艾黎亲眼目睹中国社会阶级剥削现象,深受触动。1932年,他参与武汉洪涝救灾,,看到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反差,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在抗战期间,艾黎发起工合运动,帮助难民就业,支援前线。他还与何克在陕西创办培黎工艺学校,培养技术人才。新中国成立后,艾黎致力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了解,留下大量著作。艾黎先生一生不思个人荣誉,只想献身中国人民的事业。不愧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之一!
这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奋斗了60年的老朋友,是值得我们每一位青年学生尊敬和爱戴。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艾黎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在华工作生活60年,为中国人民和新西兰人民架起了友谊之桥。他和宋庆龄、斯诺等发起成立的工合国际,为支援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名字早已成为中新人民友好和世界和平正义的象征,他的“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是我们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谱写国际友谊新篇章的不竭动力,他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教育思想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箴言,对今天职业教育的发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的秉持和平正义、书写超越国家和民族的人间大爱情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好的故事。
路易·艾黎·,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又是中新友谊的象征,更是新西兰人民的自豪和骄傲。他高尚的革命品质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彰显着巨大的生命力,永远是我心中的一座丰碑!这份力量,时时震撼着我,我将不忘初心,牢记时代使命,学思践悟,奋楫笃行!
(通讯员 李显坤)
 
时间:2023-07-27 作者:李显坤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注:
  • 南京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一道秦淮水,共护母亲河
  • “径心”的信仰力量
  • “径心”的信仰力量
  • 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数字径心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结束。在这个不平凡的暑假,遇到不平凡的你们,我们下期再见。
  • 07-2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