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体育强国建设任重道远
一直对支教充满憧憬的我,终于在2023年暑假,加入了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赴淮北相山路学校“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团队。一个星期的支教经历不长,却令人难以忘怀,甚至让我对体育这门学科的看法产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对支教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加之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体育课与文化课相比可谓是无足轻重,所以在支教正式开始之前,我理所当然地认为,体育支教这件事,很难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出乎意料的是,不仅淮北相山路学校的老师对支教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学生家长也支持自己的孩子踊跃报名参加团队的活动。看到七十六个稚嫩又朝气蓬勃的孩子,我幡然醒悟,对于这些热爱运动的孩子来说,这次支教活动是多么可贵啊!
每天清晨,学生们都会踏着朝阳走进学校,并在支教老师们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操场上奋力奔跑的身影和球场上的欢声笑语,展现的是少年特有的精神活力。而当代的中国青少年所缺少的,正是这种精神活力,繁重的学业让人喘不过气,很多学生在巨大的压力下患上了一系列身体或心理上的疾病。但是,很多学生宁愿把时间都留给学习,却不愿分出一分一秒用来运动。殊不知,运动是生命之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强健体魄,还能调节心情,更有利于养成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通过体育活动形成并集中体现出来的体育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向上的精神,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体育精神在心中扎根发芽,对他们的未来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对于体育,国家一直都很重视。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体育精神。2018年,党的十九大更是明确提出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体育承载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希望,在建设体育强国的工程中,青少年是不可缺少的力量。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激发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对培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具有重大意义;其次,体育运动带给青少年的成长和历练不只在身体素质方面,更重要的是心理层面的锻炼。一个常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有比常人更为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毅力,敢于拼搏进取的勇气,同时也更善于团队的团结协作。
体而育支教的目的正是为了助推国家体育强国的建设。基层的资源和人才匮乏,体育与教育很难融合在一起发展,掌握体育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有义务,也有能力为国家的体育建设出一份力。即使我们所能做的不多,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之水汇成江河,有一束光,发一分热,就是我们支教的初心。学生对活动的热情态度,以及老师家长们对我们的支持,则是我们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
为期一周的支教一眨眼就结束了,一周时间,足以让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支教老师和学生都很不舍,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相逢就会有离别。回味整个支教过程,有哭,有笑,有感动,有无奈,有动摇后的坚持,也有失败后的释然,虽然每个人的体验不同,但不一而足的,都能从中收获到一些东西。
生命来源于运动,生命不息,如夏花般绚烂,又像七月的阳光耀眼又热烈。那些挥洒汗水的背影,永远会有人为之停留,因为生命的绽放真的和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时间:2023-07-21 作者:王钰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关注:
- 暑期社会实践
- 进小学暑期实践活动,让小学生了解书法文化
- 07-21
- 燃烧青春岁月,爱心支教乡村
- 2023年7月5日,我跟随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善厚镇万元村社区进行支教行动。在为期一周的支教
- 07-21
- 观苏韵巧工,听江南语浓
- 长安大学赴苏州“星升苏韵·文化江南”暑期社会实践队于平江路调研苏扇、苏州评弹文化传承情况
-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