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乡逐梦,向浙而行。7月1日上午,“乡遇一夏
·遇见青春”实践队来到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进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抵达烧饼店后,团队成员一起品尝烧饼大师赵一均师傅的五花肉烧饼。烧饼口味多样,最传统的五花肉烧饼,肥而不腻,口齿留香。
图为赵一均师傅制作的缙云烧饼 图片出处:胡晨菲
围绕缙云烧饼品牌建设,团队成员开展了对赵师傅的采访。赵师傅十分注重缙云烧饼的持续发展,针对缙云烧饼的培训工作,赵师傅说:“要大力发扬、鼓励年轻人参与,手艺需要沉淀,是靠练出来的,也需要悟性和专心。”从赵师傅的采访中我们得知,缙云烧饼的培训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参与人数达到一万人。缙云烧饼品牌的推广,为当地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助力着勤劳致富。
图为赵一均师傅接受团队成员采访 图片出处:张娴雅
队员们向赵师傅告别后,前往缙云开放大学(以下简称缙云电大)。此时的缙云电大,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着一场烧饼大赛。尚老师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烧饼大赛的情况,并接受了团队成员的采访。尚老师表示,缙云烧饼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培训体系,根据学员自身基础不同,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种班。低级班教授基本的制作烧饼的步骤,而高级班则更注重管理层面的培养。完整的培训体系的建设,为缙云烧饼提供着新鲜的血液,助力品牌的持续发展。品牌的推广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已经开展了数年,没有困难是不可能的,但总体顺利,前景广阔。

图为缙云电大的尚老师接受团队成员们的采访 图片出处:张娴雅
随后,队员们对烧饼办及烧饼协会的丁主任进行了采访。邓主任说,建立缙云烧饼这个品牌的初衷是为了实现乡村振兴,让农民增收致富,助推共同富裕。缙云烧饼历史悠久,有历史的沉淀和群众的基础,可以作为农民经营、谋生的手段。缙云烧饼品牌的建设得益于政府的支持与多方联合的帮助。在完善的商标保护体系下,缙云烧饼可以走的又稳又远。
团队成员在评委老师的帮助下,近距离参观比赛现场,拍摄了不少特写。比赛选手都很娴熟,制作出来的烧饼让人垂涎欲滴。

图为比赛选手正在制作烧饼的过程 图片出处:余玲玲
小小的烧饼,是千百年来缙云人民留下的智慧,如今成为了助推勤劳致富的钥匙。缙云烧饼,正如它的口味一样,在继承传统中推陈出新。继承着劳动的“老路子”,却走出了致富的新方向。缙云人民也在勤劳致富的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