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农大学子三下乡:实践淬炼青春,促进创新发展
6月30日至7月2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东石镇“挽时代星光,探乡村特色”发展成就观察团实践队在张宛儿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泉州市晋江市东石镇进行为期三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晋江经验”在东石镇文化、经济、民生的贯彻落实开展调研,调研东石镇“三产”融合创新发展。
回顾此次“三下乡”活动,我感慨良多。其中令我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实践出真知。

图为实践活动开始前,实践队成员开展实践流程和安全预案讨论 林舒彦 供图
从打造地下革命斗争史馆、乡村记忆馆,到计划旅游景点抱团环式发展;从伞都产业馆、伞企发展更上一层楼,到胡萝卜种业突破国外牵制研发出自己的品种。东石镇政府的支持和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图为塔头刘村刘永进书记带领实践队成员参观地下革命斗争史馆,并给实践队成员讲解相关的民俗文化和历史事迹 陈品咨 供图

图为福禧种子有限公司刘泽洋经理在给实践队成员讲解胡萝卜的发展史和种植条件 陈品咨 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农场地里观察农作物生长状况,为农作物拔草 陈品咨 供图

图为伞都产业馆相关工作人员在给实践队成员讲解伞骨的制造过程 林舒彦 供图
这次走访和参观让我更加了解了东石镇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一些现在仍然存在的发展问题。比如塔头刘村早在2013年就已经将大操大办节日改成了举办文化节,反对铺张浪费,弘扬节俭风气,让优秀民俗文化能够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得到庆祝和展现。而制伞工艺中,由于缝伞技术和准确度要求较高,且会这个技术和愿意去学习的人都较少,面临着他们退休后后继无人的问题。企业目前也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由人工转为机器生产。又因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在人才引进和留住人才方面较为困难。而这些都启示我们学生,应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发展状况结合起来,为国家和企业的发展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微薄之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亲身去体验,亲自去实践,深入乡村,实地调研,我们才能学习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不仅扩展了知识面也更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阅历。
实践检验不足,实践锻炼能力。在“三下乡”的物资准备、行程安排,行程过程中与老师、企业工作人员和敬老院工作人员等的沟通交流,“三下乡”每日结束后的反思,“三下乡”结束后的宣传稿件以及感悟收获和心得体会的撰写中,我们得到了许多的锻炼,同时也发现了许多不足,比如:我们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有待提高,宣传和总结能力还不够到位,团队协作的精神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现给了我们查缺补漏的机会,在不断的完善自我中塑造出更好的自己。
此次“三下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份宝贵而难忘的经历,即使实践时间较短,但在实践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给予我许多的惊喜和收获,作为农大学子的我们,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用自己的所学所想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为东石镇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是我们实践锻炼的重要平台,让我们有活学活用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发挥我们的所学知识,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走出课堂,深入一线,检验知识,为东石镇的发展贡献出一份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