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国家“资助政策下乡”计划,同时为了使国家与学校资助政策深入群众,提升资助育人成效。7月,西华师范大学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南充市阆中市玉台镇、洪山镇与五马镇等多个乡镇,走访西华师范大学阆中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受访学生进行简单技能培训,深入开展国家与学校资助政策宣讲活动。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受访学生合照。
早上7:00的闹铃准时将我们唤醒。由于之前我们与南充市阆中市学生资助中心进行了交流,阆中市学生资助中心赵元刚主任表示非常支持我们这次“资助政策”下乡的活动,赵主任亲自带领两位熟悉当地乡镇地形的干部与我们一同前往受资助学生家中。
绕过了崎岖的山路,翻过一座座的丘陵,我们终于到达了第一位受访同学家中。第一位受访学生是杜同学,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她高考报志愿选择学校时考虑到了路费带来的家庭经济负担问题,她特地选了离家较近的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同时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选择报取公费师范生,不仅减免学费和住宿费,每年还享有公费师范生补助。她的父母亲务农,父亲偶尔打零工贴补家用,生活上她非常独立自主,从不会让家人担忧;学习上她勤奋刻苦,荣获学校特等奖学金。这个少女一直微笑着、认真的向我们讲述她的故事,她的这份自信乐观让我们有着深深的感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接着她表示对于学校下学期拟开办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提升班”非常感兴趣,我们实践队成员对她进行了简单的办公技能培训。在给杜同学进行技能培训时,阿姨图表热情,切好了家中自己种的西瓜,送到了我们的手上,我们有些不好意思,但阿姨的热情让我们无法拒绝。西瓜很甜,但阿姨的热情好客更甜。简单的培训结束之后我们前往洪山镇王同学家与五马镇冯同学家中。

图为实践队成员正在为王奶奶讲解资助政策。
这两位同学也都是住在偏远乡村里的,经过无数条崎岖的山路,我们终于到达受访学生家中,实践队首先与她们进行了详细的交流沟通,了解具体的家庭情况与学习情况。由于实践队人数精力有限,我们真正能够进行到家走访与宣讲国家与学校资助政策的并不多,但是我们的行动是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将国家政策带到乡村中、带到群众身边的。其中,王同学的奶奶就不太了解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以为是高利率贷款会产生负债,并不知道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没有利息的,是为了帮助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大学梦的资助政策,在听我们讲解后,王奶奶表示会和王同学本人沟通,详细了解后会进行申请。
回酒店的路上,我抬头望了望天空,云朵缓缓飘过,宛如绵羊毛发般蓬松轻柔,宛如棉花糖般柔软白亮。太阳的光芒透过云层与树叶的缝隙投下光影,洒满大地,形成斑斓的色彩,温暖如春天的拥抱。我们沉浸在这美丽的天空中,回想今天刚刚听到的新故事,体味他们的百味人生,感受到这些故事与精神带给我们的无限的美好与希望,让我们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