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定慧双塔二寺,细看佛寺城市相交
一、聚焦社会热点问题 近年来,苏州城市发展飞速前进,城市空间布局愈发合理,旅游打造引领潮流,寺院文化频频成为焦点议题。
佛寺作为一种神圣的信仰载体,具有其独特的宗教空间,但是在与世俗文化长时间的协调共生之下,逐渐演变为功能复杂多样的世俗空间。作为一种世俗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寺庙及其周边成为了民众经济生活的中心而寺庙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活动空间的功能,又使其成为了居民文化娱乐活动的中心。这种佛寺空间与市民活动相交融演变的历程既是一场历史关于城市经济文娱中心形成、变迁的演绎,也是一局思想文化领域宗教与世俗的博弈和妥协。
二、实地小组团队考察 为响应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践行实践真理,培养专业素养,7月15日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双塔寺社会实践调查队”在张笑川老师及助教李寅君的指导下,来到苏州有名旅游景点双塔寺和定慧禅寺进行实地考察活动。此次实践活动旨在探寻伴随城市发展寺院文化屡屡出圈背后的历史因素,着眼于苏州地区的佛寺空间与市民生活的深入交流历程及其历史发展,从双塔寺的变迁解码苏州地区佛寺空间与市民生活的内在关系,解析社会热点后的历史变迁。
本次双塔寺的实地调研为期一天,主要任务分为碑刻、诗文等遗迹资料收集和寺庙相关人员、附近居民及游客采访调查两个方面。分别以摘录文段、拍摄图片和谈话录音、采访记录、调查问卷的形式逐步有序展开。
小组成员共四人,共同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资料搜集,成员首先沿着苏州市凤凰街定慧寺巷逐步参观,先后进入定慧禅寺和双塔寺进行现存碑刻的解读和编号记录。其次两两分组,由吴淑琪同学与汤嘉睿同学负责定慧禅寺的相关人员人员采访和调查问卷的分发与收集。主要着眼于定慧禅寺的当下人员组成、佛法活动、寺庙功能、市民寄托、旅游动态等问题。两位同学不仅仅特意邀请了定慧禅寺的大师进行寺庙历史和寺庙活动的讲解还与寺内的多位义工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民间信仰以及他们独特的分工体系。恰逢市民上香的高峰期,两位同学还十分有幸采访到了大量的香客,丰富了此次实践调查的组成材料,拓宽了视角。另外两位同学,蒋树言和仲陶红再次在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双塔寺内的石雕、遗迹、碑文乃至建筑形式与工作人员进行深入探讨,不仅梳理了双塔寺的历史变迁还就双塔寺目前的修缮、旅游、宣传等工作进行了解。遗憾的是,由于双塔寺的规模较小加之天气炎热的原因,寺内游客并不是特别多,但是两位同学也和仅有的两位游客和两位附近居民进行了旅游目的、双塔寺历史文化、遗迹构成、双塔周边构成等方面的交谈。同时,走访到一位相关单位已经退休的工作人员,倾听并记录了这类人群对双塔在修缮和文化打造以及与市民生活融合的看法和建议。最后小组成员于街道的旅游招待处汇合,与相关工作人员了解近期双塔寺和定慧禅寺的旅游状况。
三、创建信息共享平台 团队实地考察后,小组成员借助腾讯会议等平台进行团队交流,汇总整理各方资料,梳理内容,对映像资料、录音、图片等进行再加工,搭建共享的信息平台。
四、实践搭建真知桥梁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小组成员首次以自主的调查小队进行实地的考察,不仅检验了自己的专业素养,更是培养了实践能力,深切认识和感受到走访调查的重要性。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组建了调查小队,更是组建了大学生自主实践的信心。帮助大学生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进了对社会的情感,在落实“三下乡”活动思想理念的同时,必将真正拉近当下大学生群体和社会的距离,为祖国的发展培养更多落实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