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0日,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拾光”发展成就观察团联合万州区创新社区治理服务中心、区德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区拾光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中心在龙宝村开展了开展“拾光助老,爱在乡村”暑假三下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三下乡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 入户参访

7月10日,我们观察团来到龙宝村便民服务中心,开展“拾光助老,爱在乡村”活动。我们驱车参访了村里的2你 位老人,运用所学的专业技能,服务村里的老人。为村里的老人拔罐、艾灸、测量血压,帮助老年人普及一些中医保健知识。在与入户老人的交谈中,我了解到村里面很少开展类似的志愿服务活动,老人对中医保健的知识了解的也很少。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可以多为老人开展类似活动,提高老人的健康意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自身的专业知识。
二、 爱幼服老

下午来到龙宝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周边居民提供健康服务的同时邀请老人进行城乡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现状的调查,让老人能了解到失智症的相关知识,做到早
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也注重农村儿童的文化生活,我们组织了儿童学习兴趣活动,教小朋友们跳操、绘画、辅导他们的暑假作业,丰富他们的暑假生活。但在开展活动时我发现有不同阶段的小朋友们在一个班里同时学习,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如何开展更加具有创新性服务不同阶段小朋友的活动。
三、参观蔬菜大棚基地

在参观大棚基地前,我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当地的基本情况,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宝龙村的张书记。2012年,张书记与龙宝村的故事揭开了序幕,张书记初入龙宝村时,主要从事基层民政工作。她走村窜户,用脚步丈量龙宝村的每
一寸土地,深入群众了解民情,为群众办实事。张书记在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期间,注重村精神文化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以巩固脱贫成果。通过了解知道龙宝村的公路是08年国家出资修建的,我们观察团沿着小路进来的土地是企业租土促进村民就业的地方,龙宝村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与帮助。因为国家推出乡村振兴,让龙宝村的大学生能回乡创业促进了家乡的发展。龙宝村的“招牌”是空心菜,村民们搭建大棚自产自销,促进共同富裕,现在村里的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了3万元。通过我们的了解,近几年龙宝村的年轻人开始愿意留在家乡,回乡创业促进家乡的发展。这给我也带来了很多的启发,我的家乡也是在农村,但与龙宝村相比,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发展,发展自身的优势,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 乡创业,打造美丽景区。我们作为时代的青年也因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努力学习,建设家乡。
总而言之,参与的龙宝村“拾光助老,爱在乡村”暑假三下乡活动是一次难忘而有意义的经历。通过此次活动,我不仅增加了自己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学会了与老人和他们的家人相互沟通和理解。同时,我也认识到自身责任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听党话,跟党走,我们“拾光”志愿者们用行动与实践,传递着青春的力量,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通讯员:冉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