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强,则国家强。”为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子组成的“育见·云滇”实践团队沿着总书记曾经走过的足迹,来到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为期8天的暑期实践活动中,“育见·云滇”实践团队真正走进大山、扎根乡村,通过“走、访、拍、学、教、写”等多种形式了解乡村产业发展现状,记录亲身学习和劳动之感悟,感知社会进步之大势所趋,体悟乡村一线教育工作者诚挚的育人初心。实践团队在龙头山镇八一中心学校的文校长身上深刻体会到校长的幸福与学校的幸福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光明小学李老师坚定的目光中感知到了扎根乡村一线26年的教育人的执着和坚守;在光明村西梅基地负责人杨先生身上看到了“什么都怕,但就不怕失败”的为家乡振兴孤注一掷的创业情怀;在光明村农户们为收割花椒一家老小齐上阵,共同托举致富梦的挥汗如雨中感悟到劳动就是幸福的质朴真理……与“云滇”相遇,本就是一个心贴着心,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

“育见·云滇”实践团队的脚步朝着习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复履旧时路的同时,亦踏上新征程。团队成员们在实地走访中体察乡土人情,在交流探访中总结乡村振兴经验成果,领悟兴衰得失,进而对当地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与此同时,成员们亦发挥其自身专业优势,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以及问卷调研等多种形式,了解当地乡村教育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并在当地乡村小学校长及老师们的支持下开展乡村儿童自我保护教育特色课堂,采用绘本阅读、游戏互动、角色扮演、手工绘画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其自我保护意识,真正赋能儿童,使之主动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育见·云滇”实践团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支持与肯定,团队成员们也在扎根乡村的历练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担当历史重任,让青春在助力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施展抱负、顽强拼搏,如此青年学子方能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新时代青年,须知,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任何的理论和思想要写在中国的大地上才具有其意义。“育见·云滇”实践团队深入乡村与基层,了解人情世态,体察民生之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发挥专业优势、凝心聚力共谋乡村教育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也没有一朵花,到最后还是花。无论是实践团队,还是龙头山镇,一直都在成长,也将一直成长下去。在这场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旅途中我们皆透过彼此的世界看到更开阔的天际,“育见”更光明的远方,未来可期,彼此珍重。
最后,感谢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的先书记、申委员、八一中心小学的文校长、光明小学全体师生、光明村肖书记及村委会、光明村技术辅导员和一众村民们毫无保留的帮助与支持,你们的包容与善意让我们的旅途有了更深刻的意义。借此,祝所有相遇,天高海阔,万事胜意;山水有来路,早晚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