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实践感悟新时代,湖南师大学子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 石玉琪 杨州)时光飞逝,我们由初来十八洞村时的陌生,到现在与村民交谈中逐渐对十八洞村这个从前只在新闻中看到的地方有了更多的体会与认识。这是团队来到十八洞村的第四天,我们的实地调研已经深入到飞虫寨,梨子寨等传统村落。我们沿着习总书记当初的足迹进一步走访调研当地的村民和工作人员,了解当地的历史故事和发展变化。


图为团队在精准扶贫广场合影(杨州 摄)

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村内清澈见底,水质纯净的溪水。溪水从山上流淌而下,形成了许多小瀑布和清澈的水潭。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溪流,被群山环抱着。这里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纯净。


图为梨子寨山间雾气(杨州 摄)

“终于可以回家照顾老人小孩了,收入也在增加,日子也更有盼头了。”梨子寨办税服务点麻女士如是说。看似安静内敛的麻女士,面对我们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状况的询问,她一下子变得滔滔不绝。她说,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村民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村民可以通过旅游景点、农家乐和特色手工艺品等增加收入,日子在一天天好起来。

让我们记忆深刻的是,在采访期间,我们看到寨子里有许多村民坐在老梨树下纳凉,据说这棵老梨树已有200多年的寿命了,可见当地自然环境被保护得很好。

麻女士还告诉我们,以前大部分年轻人在外务工,家乡的传统文化也在逐渐流失,但是现在很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都选择回到家乡就业,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湘西文化的发展。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当地村民们聚在一起唱山歌,寨子里经常是欢歌笑语。谈到山歌,麻女士现场给我们来了一段清唱,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情,和古色古香的苗族特色。

图为团队采访麻女士(杨州 摄)

下午,团队队员们前往当地的旅游公司,寻访了十八洞村景区的工作人员吴先生。

图为团队采访景区工作人员吴先生(杨州 摄)

不同于之前采访的麻女士,负责财务的吴先生并非是当地人,他从县城调过来的,在十八洞村已经工作了两年多。他告诉我们,这些年十八洞村的环境越来越好,政府对旅游业的投资不断加大,整体建设规划完善统一。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如:讲解员,保安,保洁等。还有很多大学生返乡做村官,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我们虽然来到十八洞村不到一个星期,但也切身体会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优美,以及各种基础设施都很完善健全。

“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吴先生说,虽然当地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仍然在管理制度,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投资。同时,专业人才的短缺也是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问题,希望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服务等,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返乡,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我们发现在当地实践调研的还有一个来自上海的实践团队,他们是来研学旅行的。吴先生也告诉我们未来十八洞村将大力发展研学旅游、党建发展,带动十八洞村和周边地区的发展。不断发扬苗族特色,如苗绣之类。


图为团队合影(杨州 摄)

本次“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十八洞村村民的朴实和勤劳。我们与村民们进行了交流,他们分享了他们的生活和困难,生活虽然简朴,但他们勤劳努力,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他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让我深感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温暖。此外,我们也了解了十八洞村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居民生活情况。总的来说,通过对十八洞村的调研实践,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农村地区的现状和问题,接下来,本团队将去到周边的寨子进行深入了解,继续探索十八洞村的风土人情和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绿色文明家园。

时间:2023-07-05 作者:杨州 来源:原创 关注:
  • 实践感悟新时代,湖南师大学子助力乡村振兴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员三下乡:弘扬红色党员精神,书写青春华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