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牢产业“牛鼻子”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一) 调研总结:淅川县厚坡镇——积极发展产业 打造“造血”式扶贫综合上述调研纪实,我们团队认识到以前街村为例的淅川县走出来一条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扶贫之路。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淅川县厚坡镇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核心,为贫困户找准帮扶项目和帮扶措施,把
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是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根本之策。近年来,淅川县坚持因户施策、政策到人,根据每一户的资源、劳力、技能特点选好项目,注重利用贫困户房前屋后的庭园、林园、田园,发展好庭院经济,搞好特色种养业,把现有的资源变成稳定的收入来源。积极建立完善“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等有效模式,构建紧密的产业链和利益链,让贫困群众更好地参与其中、跟着受益。尤其是对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结合土地山林流转、租赁或入股,积极推动扶贫资金出资折股到户的资产受益方式,让其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
- 全面发力,推动特色产业扶贫见实效
据了解,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厚坡镇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以村为单位成立32个小龙虾专业合作社,基地通过合作帮扶、代种代养和务工等模式带动前街村等39个村1566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有力地加快了贫困户脱贫增收致富的步伐。
通过养殖小龙虾带贫致富,是厚坡镇在脱贫攻坚中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看出,在产业发展模式上,厚坡镇提倡自主发展,鼓励合作经营,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行帮扶托管全覆盖,针对农业产业季节性强、农闲季节劳动力闲置这一状况,厚坡镇创新产业发展思路,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做强主业的前提下,谋划好时间差,多种经营,保证贫困户天天有活干、月月有收入,使贫困户能够长期稳定获得收益,尽快脱贫。
2.以生态经济为主线,探索出“短中长”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脱贫攻坚模式淅川县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生态优先,强化绿色引领,融合区域特色,探索出“短中长”三线结合的产业发展路子,
短线重点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等短平快产业;
中线大力推广软籽石榴、杏李、薄壳核桃等生态林果,套种林下作物;
长线用大交通带动大旅游,用大旅游带动大发展,着力打造环丹江湖生态旅游圈,确保贫困群众‘短期能脱贫、远期能致富、未来可持续’。
在厚坡镇唐湾村小龙虾产业扶贫基地,贫困户张家伟介绍,5亩“小龙虾”让他奔富铆足了劲。在全县,张家玮的致富并不是个例。通过发展小龙虾、大闸蟹、黄粉虫等特色养殖项目,食用菌、迷迭香、艾草等特色种植项目,以及光伏和生态助力贷项目,受益户年均增收均在3000元左右。
短线产业,让贫困户看到了“现钱”。
截至目前,全县生态林果面积达到38万亩,林下套种面积超过50%,基本实现贫困户全覆盖,受益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中线产业,让贫困户的口袋“鼓起来”。
如今,淅川县建成旅游重点乡镇10个、旅游重点村36个、农旅示范园40个、农家乐和特色民宿700多家,辐射带动1.8万余户贫困户,受益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长线”产业,让贫困户的未来可期。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综合评估中,淅川县连续4年居河南省市前列,“短中长”模式成为水源区深度贫困县产业扶贫的典范,被评为“大国攻坚、聚力扶贫”全国十佳优秀扶贫案例,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淅川经验”。目前,淅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8678户97110人减至2557户5537人,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底的9.83%降至0.9%,戴了数十年的“贫困帽”就此甩掉了。
(二) 调研建议:淅川县乡村振兴的未来取向——打好四场硬仗 健全三项机制 激发两个活力实现乡村振兴,淅川县并不应该只局限在产业发展一方面,更要实现全方面发展,总的来说就是要——打好“四场硬仗”,健全三项机制,激发两个活力。
- 打好“四场硬仗”
一
是产业扶贫硬仗,这个也是厚坡镇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就是把扶贫产业做成厚坡的主导产业,把短线产业做成富民的长效产业。
二是就业扶贫硬仗,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实现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全覆盖。巩固提升扶贫车间的带贫规模和成效,做大做强中淅富润、多赢鞋业、宜佳户外等加工产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1500名以上,打造鞋业和编藤加工业重镇。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硬仗,对照贫困村退出的1+10标准,开展“双基不达标项目清零”和“专项补短板”行动,加快项目实施,保证进度质量,按期完成任务。
四是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全面落实教育、健康扶贫政策,提前完成危房改造扫尾,确保所有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
- 健全三项机制
一是健全责任机制。细化、压实各级责任,倒逼各级下移重心抓落实。
二是做实推进机制。强力推进产业扶贫、“双基”建设、危房改造、两貌提升等工作,倒逼各级卡死节点抓落实,确保重点工作有序快速推进。
三是强化奖惩机制。坚持督查督导常态化、业务指导具体化、奖先惩后科学化,重奖重罚树导向,倒逼各级对标先进抓落实,促进整体工作全面提升。
- 激发两个活力
一是激发调动各级干部积极性,发动全镇党员干部,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发展产业、推进项目、化解矛盾,真正让广大干部成为贫困户的发展领路人、政策明白人、知己贴心人。
二是激发调动贫困群众能动性。坚持“扶志、扶智”一起抓,深入开展“两弘扬一争做”活动,强化榜样示范,强化教育引导,弘扬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良好风气,激发群众自主脱贫的强大内生动力,实现贫困群众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根本性转变。
(三)结语:厚坡花开,幸福路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现在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淅川县现在已脱掉贫困县的帽子,但我们知道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淅川县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面向未来,淅川县厚坡镇还须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同心协力、攻坚克难,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培厚“让乡亲们过好光景”的人民情怀,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钉钉子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相信厚坡镇一定能不断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让脱贫群众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让厚坡人民在新时代过上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