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传统豫剧,追寻文化水脉

    豫剧,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欢迎。为了探访传统豫剧、追寻文化水脉,曲阜师范大学“寻根增华”文化传承实践队组织队员有序开展社会实践。2023年寒假期间 “寻根增华”文化传承实践队队员抵达山东济宁,跟随豫剧传承人焦卫华走近豫剧,进而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一大早,实践队队员跟随焦老师走进了她的个人工作室。这间工作室挂满华冠丽服,一件件精美的豫剧服装供来者挑选、穿着。走近焦老师的试妆台,老师为队员亲手上妆并讲解戏曲艺术的化妆门道。随后,焦老师热情地传授队员一些演唱技法和唱腔:吐字标准、气息运用、用嗓方式......焦老师一一展示,鼓励队员同她一起发声。焦老师一边表演,一边为队员细致讲解,精彩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队员在得到专业指导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豫剧魅力所在。

    “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豫剧,或道民间故事,或演志怪传说;说着朝代更迭,唱着人间真情 ,是一部记录中国千百年历史的“话本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然而,时代在发展,艺术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亦然日新月异。豫剧曾一度流行民间,是人们茶饭闲暇时喜爱的消遣方式,而如今却鲜有人去聆听其咿咿呀呀的唱曲,更别提有多少人真正懂得豫剧。我们对于诸如豫剧的传统文化瑰宝无不怀有向往与崇敬,将他们束之高阁奉为神祗 ,却也将自己与他们划分地泾渭分明,于是豫剧终成曲高和寡、阳春白雪。

    而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焦老师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于许多当代人来说,戏曲过于繁杂老套且难以理解,再加上短视频的流行对当代文化产生了不小冲击,慢慢地,豫剧便难以跟上时代潮流。”焦老师一边解释,一边将我们带到她的文创商品柜台前。橱窗内,与豫剧有关的文创产品种类不胜枚举,衣服、雨伞、文具、酒具、瓷器、提兜、挂件......在焦老师的创意与巧思下,“冷门IP”摇身一变,无所不及、无处不有地进入到了大众的生活中。而焦老师正是希望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对豫剧文化的印象与理解。龙应台说:“文化绝不是一副死的挂在墙上已完成的画,油墨已干,不容任何增添涂改。”透过厚厚的玻璃与传统文化对望,队员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不由得对焦老师充满敬佩之情,并对传统文化豫剧散发出的勃勃生机感到欣喜。

图为工作室一角。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彭允超 供图

图为实践队在进行访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彭允超 供图

    弦歌不辍,赓续千载;步伐翩翩,续写未来。一声声咿呀戏腔中,文化水脉仍然萦绕着这一片后土。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真正体味到了传统文化之美与传承的关键所在。我们定要沉下心来,细细品味传统文化的熏香;再结合以创新,以传统之精华,开未有之先河。(通讯员 彭允超)

时间:2023-01-28 作者:彭允超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特色产业兴旺,群众致富劲足
  • 实现共同富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广大农村人口如何走向富裕的道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一条重要途径
  • 01-28
  • 探访琴江振兴路,承担青年新使命
  • 探访琴江振兴路,承担青年新使命
  • 探访琴江振兴路,承担青年新使命
    中国青年网福州1月27日电(通讯员 王佳琴 李昕然 林舒晴)东南大学城市“迁移”计划实践团于2023年1
  • 01-27
  • 大学生回访母校——运城中学
  • 2023年1月15日晚上19时30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寻访母校”活动中的运城中学小队面向运城中学部分高中生开展了腾讯会议线上宣讲,宣讲
  • 01-25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