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实践感悟
2022年7月27日,山东理工大学“邑”路前行实践团前往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很荣幸作为其中一员参加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与使命,以真才实学服务社会,以青年之智赋能乡村振兴,为社会奉献出青春的力量。
我们首先来到九间棚村,九间棚村位于临沂市平邑县天宝山风景区内,有着久远的历史和很高的知名度,该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闻名全国。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在这片土地上几代九间棚人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二十多年来,全国各地来九间棚参观游览、考察学习、接受传统教育的各界人士、游人宾客络绎不绝,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有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60多位省部级干部、56所大学的师生和8个国家的外国朋友,曾来九间棚视察指导、考察调研、观光旅游。能够获得这样的成果,和九间棚村人们的奋斗是脱不了关系的。这次的实践调研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乡村发展的巨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提高,我更加坚定了未来要回到自己的家乡,用自己所学助力乡村振兴,让自己的家乡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缩短城乡差距。
随后,我们来到九间棚村奋斗史播放厅,在这里九间棚精神的深刻内涵让我感触良多。在大荧幕上讲述着党的领导带领着乡村振兴的故事。1984年,以刘嘉坤为首的党支部开始了架电、修路、整地、栽树的五年规划。架电自筹资金1.5万元,一千八百多斤重的水泥电线杆硬是被九间棚人用20天时间抬到山上;筑路平常用5年的时间,九间棚人只用5个月就干完了;在治水上,实现高山水利化;有水后,九间棚人治理了2,100亩山滩,整治450亩耕地;栽植水土保持林8万亩,人均果树120余棵。九间棚人从最贫困的起点起步,勒紧腰带搞工程,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经过6年的奋斗,投资23万元,投工10万个,奇迹般创造出新时期的典范;进入九十年代,九间棚人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到199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200万元,实现利税240万元。这种典范具体地说就是: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立足于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克服困难,完成了前人未能完成的伟大事业,这就是九间棚精神,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这种精神更令我受益匪浅,让我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回想自己平时遇到困难就会退缩,或者总是寻求他人的帮助,让我感到十分的羞愧,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一定会发扬九间棚精神,立足基础,自觉去解决问题,迎难而上。
九间棚村将继续秉承“忠信笃敬做人、引重致远做事”的理念,坚持“永不服输、永不停步、永不变色”,以新时代山区农村高质量持续振兴发展全国典型示范村为目标,做“两山”理论的坚定践行者、脱贫攻坚的楷模、产业振兴的新代表,全力争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从学校的“象牙塔”中走到显示,让我发觉到自身的不足,也让我能够变成更好的自己,给我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促使我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能够让我在以后走入社会中更好的为乡村做出更大的贡献,用我们的青春力量,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添砖增瓦”!
时间:2022-09-13 作者:邑路前行实践团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邑”路前行实践团 关注:
- “聚储能”调研团顺利完成暑假社会实践
- 2022 年 7 月 10 日—8 月 24 日山东大学(威海)储能调研团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研究大型储能技术的实际状况并对目前储能技术的提出
- 09-16
- 返家乡,助发展
- 参观金芒面厂
去黄草基地除草
街道垃圾清理
帮助村民摘李子
体验钓虾
-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