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以青春之我 助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为响应青年助力乡村振兴,关注三农事业,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以青春之我 助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7月18日前往陕西省商洛市开展为期七天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参观、研学、体验等着眼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关注百年葡萄酒文化 助力企业带动乡村振兴

       7月19日上午,团队踏雨而来,一起探索烟雨朦胧的深山之中关于丹凤葡萄酒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通过参观学习,我们从葡萄酒的历史文化、制作工艺、销售方式等多方面了解丹凤葡萄酒。
       丹凤葡萄酒,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全国三大百年葡萄酒产业之一。通过学习我们亦了解到丹凤葡萄酒酿造技艺被列为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弘扬了丹凤葡萄酒文化,传承了传统红酒酿造技艺,促进了葡萄酒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我们从讲解员口中了解到丹凤葡萄酒的前身是意大利米兰人安森曼,作为安森曼葡萄酒酿造世家的第十二代传人,他1900年来到龙驹寨镇传授葡萄酒酿造技艺。1911年创办了中国第二家工业化葡萄酒生厂产家——丹凤安森曼酿酒公司。作为丹凤人的她说
“更让我们激动的是我们陕西丹凤龙桥集团董事长魏根全先生与国际酿酒大师、安森曼世家的第十二代传人马特先生于此地会面。”这是百年后的又一次遇见,是重逢,是史与今的会面,也是让中国丹凤百年葡萄酒再次接轨世界,带动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的桥梁与跳板。
       19日下午,我们来到了葡萄酒包装流水线,体验葡萄酒包装过程。在于葡萄酒包装工人阿姨的攀谈中得知,大妈也是移民搬迁才来到这里,“一开始远离土地,不干农活多大觉得闲着心里没底儿,偶然间获得来此地工作的机会,让我可以忙起来了,有了一部分收入,心里的大石头也可以慢慢放下。”这些勤劳淳朴的可爱劳动者们,即使生活富裕起来了,也依然希望通过忙碌来实现自我价值。在流水向上进行酒瓶擦拭的我,惊讶于刚经过机器作业过得瓶身的滚烫温度。然而瓶身滚烫,不及劳动者内心的炽热;美酒香甜,不及劳动者们脸上的笑容甜。看者他们的笑容,也更加让我们体会到志愿活动的意义深厚。

深入脱贫示范村 寻找振兴好方法

       7.20日,实践团队来到脱贫攻坚示范村马炉村,通过村委会采访、学习刘西有精神、走进五星农户,走下田的方式开始调研之路,探索属于马炉村的乡村振兴方法。
       团队成员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农户家庭状况,并进入梯田帮助农户给茄子地除草、施用有机肥等。在于村里老人交流中了解到,近年来马炉村成立相应合作社、建立岭南深山农副产品经营部并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等方式将当地核桃、菌菇、木耳等特产以产销一体的方式令大家熟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但在生活富足的今天仍然不能忘记从马炉村走出来的劳模刘西有的精神,是他带领村子里的人民建立梯田,种植作物,让村子里的人慢慢吃饱饭。我们青年更应铭记劳模刘西有精神,艰苦奋斗,共克时艰,走好这一代的长征路。

关注移民搬迁 助力乡村振兴

       7月21日,实践团队来到移民搬迁形成的新型社区凤冠新城,通过走访农户、了解社区服务中心工作、进入警务室、了解其网格化管理模式等,学习其先进管理经验为乡村振兴注入的活力。团队成员实践过程中到达凤冠新城跟随方主任学习其网格化管理模式,进入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了解到会定期为小区居民进行叉车、美容、手工制品等技能培训,培训的同时会有相应补贴,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人人都有得以傍身的技能。进入警务室我们亦了解到社区装备有足量摄像头以及相应的法律援助中心,为居民的人身安全提供了保障。
     通过采访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到,针对搬迁居民,也会有一些鼓励性的政策。首先,鼓励大学生回馈家乡,若大学生回乡创业,会有相应的启动资金补贴,从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也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才干建设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其次,鼓励当地中年群体出门务工。务工人员可根据相应文件资料申请务工补助,也会报销务工的路费花费。第三,为在家照看孩子的中年家长们教授针织手工、美容技艺、叉车使用等方法,并且进行相关技能培训也会有每日补贴,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保证家庭开支。最后,为搬迁老人提供农产品处理,如核桃,木耳处理等工作。有了相应保障,人民才可以更加放心,安心地创造价值,从而带动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关注旅游业发展 寻找独特振兴之道

       7月22-23日,实践团队先后来到棣花古镇、烈士陵园两地,通过游客采访、村委会学习、为老人表演、烈士墓前默哀等方法,找出此地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文旅为主,赏景为辅的独特旅游模式。
于棣花古镇之时,我们前往当地文化馆、特产销售店、棣花便民服务中心等地通过研学采访等方式,了解其经济发展结合旅游形成的良性闭环,为乡村振兴总结出一套“旅游打开市场,产品发展经济”的切实模板。
       于烈士陵园之时,我们参观东西文化走廊,了解到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中原军区部队等转战商洛的红色事迹。铭记历史是为更好地创造未来,乡村振兴大计当前,我们更应铭记革命精神,坚持艰苦奋斗。烈士陵园以红色革命精神为主题,吸引更多游客至此,同时作为当地人的精神支柱,培养一代代不畏困难的新青年,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滋养了人们心中无畏困难之苗。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为烈士鞠躬默哀
       7月24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以青年之我 助乡村振兴”暑期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安森曼酒庄“企业经济要发展 党员带动是关键”的宗旨、马炉村学习刘西有的劳模精神、凤冠新城兼顾多方面的便民政策、棣花古镇文旅结合的旅游模式以及烈士陵园中红工农军精神无一不令人动容,让人心生敬佩。此次实践活动是青年进入乡村的契机,亦是青年建设乡村的萌芽,实践队员们会铭记此次活动并承担起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责任,利用专业所学更好地服务人民、建设乡村。
 
 
时间:2022-09-07 作者:魏国欢 来源:多彩大学生 关注:
  • 献青春之智,聚青春之力
  •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在三下乡的过程中,我们懂得了“三个关系”,即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 09-07
  • 更主动的了解是为了更好的传承
  •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青马班三下乡活动实践队为深入学习叶剑英元帅精神内涵,于 7 月 11 日至 7 月 16 日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进行
  • 09-0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