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一纸地膜,千顷沃野

    发布时间:2025-09-01 阅读:
    来源:黄嘉诺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纸日可待”团队带着自主研发的生物质基全降解纸地膜,奔赴东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试验田。对这支深耕农业绿色材料的团队而言,此行不是简单的技术推广,而是一场将实验室成果“种”进土壤的实战检验——让实验的科学原理对接盐碱地改良的现实需求,让全降解技术的创新构想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双重目标。脚下是泛着白碱的土壤,身旁是待覆膜的棉花苗,队员们深知,每一寸地膜的铺设,都是对“科技破解土地难题”的郑重承诺。
试验田里,团队成员与当地农技员默契配合,有条不紊地开展覆膜作业。“盐碱地保水难、地温低,普通地膜要么不透气,要么降解后留残膜,你们这纸地膜真能解决这些问题?”种植户张大叔的疑问,道出了盐碱地农户的普遍担忧。团队负责人一边演示地膜铺设技巧,一边耐心解释:“我们的地膜用木质素和天然胶乳做原料,不仅拉力强、耐盐碱腐蚀,降解后还能给土壤增肥。您看这地膜的厚度和透气性,专门针对盐碱地环境做了优化,能帮棉花苗锁住水分、提高地温。”说着,他拿起检测仪器,现场测量地膜的水蒸气透过率,数据直观地印证着技术优势。
随后,团队还设置了对照试验区,分别铺设传统PE地膜、普通降解地膜与自主研发的纸地膜,计划定期监测不同地块的土壤盐分、含水率、作物生长情况。队员们顶着烈日,仔细记录每一块试验田的基础数据,汗水浸透了实验服,却丝毫未影响他们的专注。“之前在实验室做了无数次耐盐碱测试,今天终于能在真实的盐碱地里验证效果,这对后续技术优化太重要了!”团队成员擦了擦额头的汗,语气里满是期待。
农技站站长在现场感慨:“这些年轻人带来的不只是地膜,更是给盐碱地种庄稼的新希望。要是这技术能大面积推广,咱们东营的盐碱地就能变成真正的粮仓!”团队指导老师也表示,此次盐碱地试验是技术落地的关键一步,团队会持续跟踪监测数据,不断完善地膜配方和应用技术,让“纸地膜”真正成为盐碱地农业绿色发展的“助推器”。
未来,“纸日可待”团队将以东营试验为起点,进一步探索纸地膜在不同盐碱化程度土地的应用方案,推动技术与盐碱地治理、特色作物种植深度融合。他们坚信,当科学创新的力量扎根盐碱地,当青春的汗水浇灌希望的田野,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终将在一纸地膜的守护下,绽放出千顷沃野的生机与活力。
 
实践总结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