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南京工业大学学子暑期深入五大博物馆开启文明解码之旅

    发布时间:2025-09-01 阅读:
    来源:莫诗语 博物馆里看中国团队 南京工业大学

为了探寻博物馆与民族历史,民族记忆的关系,2025年暑期,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博物馆里看中国"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该团队由莫诗语,钱雨涵,胡怀天,贺简莲,韩玉星5名本科生组成,在郭乾隆老师的指导下,先后前往陕西、河北、江苏等地的五座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

图为本次实践活动队员调研的五所博物馆莫诗语供图
在西安青龙寺遗址,团队成员贺简莲系统考察了唐代佛教文化遗产。遗址陈列的经幢石刻上精细雕刻着佛教经文,虽然历经千年风雨,部分字迹仍清晰可辨。遗址讲解员李老师向团队介绍:"这些唐代经幢是研究古代佛教传播的重要实物资料,反映了盛唐时期的文化交流盛况。"团队成员仔细观察了遗址出土的鎏金佛像和壁画残片,并详细记录了相关历史信息。一位队员表示,通过实地考察,对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河北博物院收藏的西汉金缕玉衣给团队成员胡怀天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件由金丝和玉片编织而成的葬服,展示了汉代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博物院研究人员介绍,金缕玉衣的制作需要经过选料、打磨、钻孔、编织等多道工序,耗时漫长。在文物前驻足观察,详细记录玉衣的形制特点。胡怀天表示:"通过这件文物,我们不仅看到了古代工艺技术的高超,更了解到汉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丧葬习俗。"

图为胡怀天在河北博物院观看金缕玉衣             胡怀天   供图                     
在南京云锦博物馆,团队成员莫诗语深入了解了这项传统织造技艺。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云锦织造过程,解释云锦"通经断纬"的独特工艺。馆内陈列着多件明清时期的云锦珍品,其中一件龙袍图案精美,用金线织就的龙纹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博物馆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他们通过创新设计、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让传统云锦技艺焕发新的活力。团队成员还体验了馆内的AR导览系统,通过科技手段更直观地了解云锦织造技艺。

图为莫诗语在南京云锦博物馆调研莫诗语供图
在南通张謇家风家教博物馆,团队成员钱雨涵认真学习了张謇的家训家规。馆内陈列着张謇的手稿真迹,其中"自强不息"、"实业救国"等字句清晰可见。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张謇重视教育、兴办实业的事迹,以及他对子女的严格要求。钱雨涵在参观后表示:"张謇先生的家风家训不仅影响了一个家族,更对当地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东县规划展览馆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展示了当地的发展历程。馆内陈列着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照片和实物资料,其中一根扁担和几个泥络子引起了团队成员的注意。这些看似普通的劳动工具,见证了当地人民围垦造田的艰辛历程。展览馆讲解员指着一段复原的芦苇棚说:"这些展品告诉我们,今天的繁荣来之不易。"团队成员韩玉星认真记录着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不时与讲解员交流请教。

图为韩玉星正在如东县规划展览馆调研韩玉星供图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表示收获颇丰。博物馆专家认为:"博物馆是生动的第二课堂,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历史,理解文化。"团队成员计划将实践成果整理成调研报告,并通过举办图片展、分享会等形式,与其他同学交流实践心得。
据悉,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南京工业大学"三下乡"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实践总结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