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行歌觅畲韵,秉烛续遗响——丽水学院“循山哈语脉,留文化星火”实践团深入景宁调研

    发布时间:2025-08-29 阅读:
    来源:“循山哈语脉,留文化星火”畲族语言传承实践团
  为深入了解畲语使用现状,探索畲语未来传承路径,6月22日至23日,丽水学院人文学院“循山哈语脉,留文化星火”畲族语言传承调研实践团深入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进行调研。
          在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围绕畲语认知度、学习意愿及传承困境设计问卷,在线上展开调查。经最终数据统计,得到问卷357份,调研数据显示:60.78%的受访者仅听说过畲语,其中64.52%对其了解有限,但78.43%支持通过课程教学传承,84.31%愿关注相关媒体内容。结果表明,畲语传承情况不容乐观,需加强宣传并完善学习资源。
  6月22日,团队首先参观了中国畲族博物馆。在可供参观的展品中,团队成员通过对畲族瓷器、服饰等展品的拍摄记录对比,深刻意识到民族语言与民俗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随后,实践团前往双后岗村,对国家级畲族山歌传承人蓝陈启女士进行深入采访。蓝陈启女士表示,她曾去过日本、美国、韩国等多个国家唱畲歌,习近平总书记也来听过她唱的畲歌。除了向团队成员展示了畲歌展演时的精美服饰之外,蓝陈启女士还展示了不少活动的珍贵相片,其中包括通过畲歌的形式向畲族民众宣传反诈知识、演出庆祝畲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等。在采访过程中,团队成员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畲语在文化传承与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6月23日,团队来到黄山头村,对当地畲族居民进行采访。其中,雷先生提到,新一代畲族青年更趋向于说普通话,而村中近几年来也鲜少举办畲族的民俗活动,畲族语言与传统节日似乎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雷先生还教导团队成员对“你好”“你吃饭了吗”以及一到十的数字等简单的日常用语的畲语发音。在与雷女士的交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老一辈的畲族人跟着电视机学习普通话,在教导小辈说话时虽是普通话与畲语一起教学,但却很少在外人面前用畲语交流。在实践团离开之前,雷女士还热情地指着桌上的荔枝、西瓜等瓜果,与团队成员一同比对这些日常零嘴的畲语与普通话发音的异同。

  本次实践,团队成员对于畲语这门民族语言的现状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也探索到了此后应当如何更有针对性地普及畲语、创造一个更有利于畲语传承与发展的环境。未来,团队成员将以此次调研成果为基础,加快公众号平台建设,丰富平台的畲语教学资源和文化传播内容,同时组织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线下实践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畲语,使畲语这门传承千年的民族语言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
实践总结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