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益暖志愿服务队围绕 “绿色化学” 主题,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以趣味科普点亮幼儿科学梦,推动绿色理念传播。
一、活动背景与目标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下,绿色化学成为破解化工污染、助力生态建设的关键。但公众环保认知仍待提升,尤其是幼儿群体,亟需以趣味形式启蒙科学思维。本次活动旨在通过 “趣探碳捕小实验”“彩泥绿植妙手生” 等环节,传递绿色发展、变废为宝理念,激发幼儿动手能力与环保意识,实现科学教育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二、实践内容与亮点
(一)趣味实验启智,化学现象可视化
活动以故事化、游戏化形式串联实验:用 “地球小卫士 vs 温室气体大魔王” 情境引入二氧化碳知识,通过 “空饮料瓶 + 小苏打” 实验演示酸碱反应;借 “气鼓鼓小河豚” 主题,让幼儿操作一次性手套、白醋等材料,直观观察手套膨胀的奇妙过程。色彩分层实验中,洗洁精、色素调配出彩虹液体,解密密度差原理,将晦涩知识转化为童趣探索,点燃幼儿好奇心。
(二)环保行动落地,绿色理念生活化
除化学实验外,活动融入实践育人环节:“废瓶新生传绿意” 引导幼儿用涂鸦、剪纸装饰塑料瓶,变废为宝;“彩泥绿植妙手生” 教小朋友制作迷你盆栽,讲解植物净化空气知识。从 “实验室” 到 “生活场”,让节水护绿、资源循环理念自然融入日常,培育幼儿绿色生活习惯。
(三)跨域协作成长,团队效能升级
活动筹备期,志愿者面临 “幼儿沟通难”“道具筹备繁” 等挑战,通过深度交流、分工协作逐一攻克:化学专业成员打磨科普话术,教育背景志愿者设计幼儿适配环节,最终形成 “知识 + 趣味 + 实践” 三维课程模式。团队协作中,成员从 “单一技能” 向 “化学 + 教育” 复合型成长,为后续志愿活动沉淀高效协作经验。
三、成果与影响
(一)幼儿成长:播种科学与环保种子
系列活动覆盖百余名幼儿,奇妙的颜色变幻、物质溶解实验,让科学从 “书本概念” 变为 “可触摸的魔法”。小朋友们主动参与节水、护绿行动,在团队互动中学会分享合作,初步构建科学思维框架,更孕育出关爱自然的品德。活动辐射家庭,不少幼儿回家后向家长 “科普” 绿色知识,带动家庭践行低碳生活,形成 “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 的传播效应。
(二)社会价值:构建绿色文化传承链
从幼儿教育切入,活动探索出 “教育 - 生活 - 产业” 联动路径:以趣味科普培育新一代绿色文化基因,反向推动家庭消费模式变革,更激励企业关注绿色产品研发。通过社区与学校协同、志愿服务与科普教育融合,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文化支撑,助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四、总结与展望
本次活动以 “绿色化学” 为纽带,实现幼儿科普、志愿者成长、社区生态建设的多维共赢。未来,益暖志愿服务队将深化 “化学 + 教育 + 环保” 模式,优化课程设计、拓展服务范围,让绿色理念持续扎根校园与社区,以科学之光点亮更多孩子的成长路,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凝聚青春力量。(通讯员:袁华彤,刘梦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