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青心我苏团队实地探访江北新区青年人才社区与创新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19 阅读:
    来源:青心我苏团队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青心我苏团队实地探访江北新区青年人才社区与创新中心


  为深入了解江北新区青年人才发展环境,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组织青心我苏·青年发展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8月1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实地走访了区内两处人才公寓——8849人才公寓(研创园人才公寓)与中央商务区青年公寓,以及两处创新高地——江北新区研创园(孵鹰大厦)与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聚焦青年人才的“安居”与“乐业”。

  双核公寓,各具特色

  调研团队对两处人才公寓的居住环境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差异化分析。8849人才公寓紧邻研创园产业核心,为区内青年人才提供了极短的通勤半径。然而,公寓采用开放式管理,缺乏封闭式小区环境。团队在现场看到,一楼大厅外卖、快递堆积现象普遍,侧面反映出其较高的人员入住密度。交通配套仍是短板,公交线路稀疏,地铁尚在建设中,日常出行存在不便。
  相比之下,中央商务区青年公寓虽地理位置稍显偏远,出行同样受制于待完善的交通网络,但其自身环境更具优势。公寓采用封闭式小区管理,安保严格,内部绿化丰富,楼间距开阔。小区内便民设施完备,专门设置了外卖智能柜解决配送问题。据走访了解,该公寓运营模式独特,主要面向企业进行多层或整栋出租,部分入驻企业为员工提供通勤班车服务,缓解了交通不便的压力。

  创新双翼,集群初显

  作为江北新区创新引擎的研创园孵鹰大厦与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比邻而居,已初步形成具有活力的产业集群效应,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创业平台。
  调研团队深入研创园孵鹰大厦内部进行探访。以D座为例,其5层办公空间内密集聚集了14家有限责任公司。其中,仅有两家为文化传媒公司,一家为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一家为教育信息咨询公司,而其余10家企业的命名均明确指向科技领域,如半导体、集成电路、生物科技和精密测量技术等。这清晰显示,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作为重要的产业孵化载体,其内部生态高度聚焦于科技产业,为相关领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了良好的集聚发展平台。这既得益于江北新区明确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导向和政策支持,也源于研创园自身打造的专业化服务环境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吸引力。
  交通方面,该区域正迎来重大升级。地铁4号线二期和11号线正在紧张施工中,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区域通达性。目前,距离创新中心约1公里处设有机场大巴专线。生活配套上,砂之船奥莱、江北虹悦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分布于周边4公里范围内,可满足人才日常购物休闲需求。

  区域发展,快慢相宜  

  整体观察显示,研创园及其周边区域发展势头迅猛,产业与人才聚集效应显著。8849公寓的高密度入住正是这一活力的缩影。而中央商务区青年公寓所在区域发展虽相对滞后,但其凭借优质的小区环境、独特的运营模式和逐步完善的内部服务,形成了差异化吸引力,为特定企业及人才群体提供了优质选择。随着在建地铁线路的贯通和周边配套的持续成熟,江北新区对青年人才的综合吸引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为“创新名城”建设夯实人才基石。
       通过此次实地走访,团队清晰看到了江北新区在吸引和支撑青年科技人才方面形成的产业聚集优势、差异化的居住选择以及亟待完善的交通配套,机遇与挑战并存。

  

实践总结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