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温州医科大学:“秤心家塑”深入家庭体重健康管理

    发布时间:2025-08-15 阅读: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 沈芯竹、丁亚蕾

温州医科大学:“秤心家塑”深入家庭体重健康管理

 
在瑞安市陶山镇的六甲村,夏日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一条条狭窄而整洁的巷弄里。6月23日,随着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秤心家塑”暑期实践团的成员们踏入了这个宁静的小村庄,他们带着一个特别的使命——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全球体重管理年”的倡议,为这里的家庭带来科学的体重管理知识,让 健康之花在每一个家庭中绽放。
 

摸底建档,勾勒家庭健康画像

 
“小王老师,您看,我家冰箱里还有几罐腌菜,您连这个都记下来了呀!”村民李大叔站在自家厨房门口,望着正在认真记录冰箱内容的实践团成员小王,眼中满是惊讶与敬佩。小王微笑着回应:“李大叔,您的饮食习惯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这些细节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您家的健康状况。”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实践团成员们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收集了466份有效问卷, 并深入15户家庭,进行了累计超过6万字的录音访谈。同时,实践团为每户家庭建立了详细的“健康档案”,涵盖了饮食习惯、运动频率等12项指标,为后续的个性化指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体五护”,定制全家健康方案

 
在陶山镇的党群服务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讲座正在进行。实践团成员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群众,推出了“一体五护”的健康管理方案。他们走进党群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邻里课堂,教大家用“拳头量法”控制主食量,改良传统腌制品为低盐版,并发放了500余套定制限盐勺。
 
“妈妈,你看,我用拳头量了,这样吃刚刚好!”在荣祥农家书屋,一个小朋友兴奋地向妈妈展示他新学的技能。实践团成员们还为老人设计了“阳台太极”,为上班族开发了“通勤步行打卡”活动,并组织了32场家庭运动挑战 赛。在陶山镇中心小学,教师王女士感慨地说:“陈老师不光教我妈怎么测血糖,还教我们全家怎么调整菜谱,现在连3岁的小孙女都知道‘太咸的菜要多喝水’了。”

学用相长,让健康习惯融入日常

 
在陶山镇的各个角落,实践团成员们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在农家书屋发放健康手册和工具包,面对老人与儿童进行“手把手”教学。在儿童家庭,通过“食物分类赛”让孩子辨别“红绿灯食品”,32名“健康小卫士”成为了家庭监督员;在老年家庭,他们演示艾灸足三里穴缓解关节痛,教会 子女协助监测父母健康。
 
“以前总说‘一家人吃饭哪能那么多讲究’,现在跟着孩子学做‘彩虹餐盘’,全家血压都稳了。”花园底村村民张阿姨看着孙子带回的《家庭体重健康管理手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陶山镇的12个村社,从农家书屋的亲子绘本课堂到工厂车间的职工健康沙龙,从老年活动中心的艾灸理疗到中小学的压力管理讲座,实践团共举办了15余次活动,覆盖了1200余人次。参与家庭日均步数提升了23%,高盐饮食比例下降了41%。
 

人物采访与情感纽带

 
“我觉得这个活动特别好,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健康知识,还增进了我们一家人的感情。”李大叔在接受采访时说道,“现在,我儿子会主动帮我按摩,我也会学记血压数据,我们全家一起讨论菜谱,感觉特别温馨。”
 
实践团成员小王也感慨地说:“看到村民们从最初的不 理解到现在的积极参与,我们感到非常欣慰。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家庭的事情。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健康成为家庭情感的新纽带。”
 
随着“秤心家塑”暑期实践团的深入推广,陶山镇的家庭们正逐步构建起“一人带动全家”的健康生态。未来,实践团将持续优化“家庭健康档案”,联动村医建立长效机制,让“以家为基”的健康理念在陶山沃土上持续生长,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健康之花。
 
 
文字:沈芯竹 丁亚蕾

 
实践总结推荐
  • 以行践绿,赋能乡野
  • 常工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期间,一支学生组建的活动队赴徐家村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活动
  • 2025-08-15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