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耆老潜能施赋能,践社会实地悟真谛

    发布时间:2025-08-14 阅读:
    来源:沈彦希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暑假,我怀揣着对社会的好奇与探索欲,投身于一场以“老年人价值赋能”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与需求,探索为其赋能的有效途径,同时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实践期间,我的工作围绕着挖掘老年人价值、助力其实现自我赋能展开。起初,我协助工作人员对社区内的老年人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技能特长以及生活需求。在与一位退休教师的交流中,我发现她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对教学充满热情,并且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另一位退休的老工匠,精通传统木工技艺,却因为缺乏展示和传承的平台,让这门手艺逐渐被淡忘。这些发现让我意识到,许多老年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价值,只是需要被发掘和激活。
  随着实践的深入,我参与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老年人价值赋能”活动。我们为有教学经验的老年人搭建了“银发课堂”,让他们担任社区里孩子们的课外辅导员,传授知识和人生经验。那位退休教师在课堂上神采奕奕,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知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她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我价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还为有传统技艺的老年人举办了“非遗传承展”,邀请他们现场展示技艺并开设体验课程,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传统技艺。老工匠在展会上备受关注,他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赞赏,还有年轻人主动向他拜师学艺,这让他重新燃起了对技艺传承的信心。
  在这些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老年人价值赋能的重要意义。从专业角度来看,这与社会学中关于老年人社会参与和自我实现的理论相契合,通过为老年人提供参与社会的机会,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和幸福感,延缓衰老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这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宝贵的技艺和经验得以延续。
  在个人能力方面,这次实践让我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在策划活动时,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点,与他们进行多次沟通和调整方案。当然,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自身的不足。比如,部分老年人由于思想观念的束缚,对参与社会活动缺乏积极性,需要我们更加耐心地去引导和鼓励;而我在活动策划的创新性方面还有所欠缺,有时过于依赖传统模式,未能充分结合时代特点和老年人的新需求。
  这次关于老年人价值赋能的社会实践让我明白,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价值不应被忽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老年人群体,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探索更多有效的老年人价值赋能途径。同时,我也会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老年人价值赋能的理念,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关爱老年人、助力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行动中来,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践总结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