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4 日至 26 日,山东理工大学实践团成员携带前期整理的方言语音数据库及村民心声调研报告,再次深入菏泽市曹县安蔡楼镇开展普通话推广实践活动,将推普工作延伸至基层一线。
为提升推广实效,团队前期已聚焦乡土语言特点开展专项调研。针对菏泽地区中老年群众普遍存在的 “子尾音粘连” 现象(如 “麦子袋子” 易读作 “mèi le dài le”),在语言学专业导师指导下制定了专项解决方案,通过精准分析方言特点增强教学针对性,为基层群众普通话水平提升提供专业支撑。
教学过程中,团队成员注重将专业方法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为帮助群众掌握声母 “r” 的发音要领,创新采用 “纸片练气法”,借助薄纸直观感知气流强度;针对前鼻韵母发音难点,设计 “鼻腔共鸣训练操”,引导村民通过哼鸣找准共振位置。当地方口音逐渐转变为标准发音时,村民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其中,一位从事汉服电商的村民在发音矫正后,首次用标准普通话完成直播,订单量显著增长,直观展现了推普工作的实际成效。
实践团同时关注青少年语言教育,把握 6 至 12 岁语言发展敏感期,通过开展普通话教学为乡村儿童搭建沟通桥梁。此举不仅助力孩子们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助于拓宽视野、增强自信,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此次实践中,团队成员与村民深入交流,既帮助群众掌握了普通话发音技巧,也增进了大家对语言传承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重要性的认识。活动不仅展现了基层淳朴民风,更彰显了山东理工大学学子扎根基层、服务乡亲的责任担当,成为学校实践育人成果的生动体现。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
作者:马浩展 张继洋
图片来源:龙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