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溱湖行思

发布时间:2025-07-2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溱湖行思

六月初的阳光已有些灼人的威力,清晨我们踏上了前往泰州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行程。汽车一路奔驰,窗外田野渐次展开,绿意葱茏,心中对那水泽世界的想象,如初夏之叶般悄然舒展,热切而饱满。
抵达时,湖面正静静铺展于眼前,水波轻漾,在日光下闪烁着细碎的金子般的光点。船行于曲折河道之间,两岸芦苇丛生,犹如绿色的帷帐垂向水面,偶尔有不知名的水鸟从苇丛中突然振翅而起,带着一串清亮的鸣叫掠过头顶,又迅速消失在视线之外。水草在透明的水下摇曳着柔长的身姿,鱼儿倏忽往来,搅动起细小的漩涡,水面上便泛起一圈又一圈涟漪,像是大自然于无声处吐露的密语——这水草丰茂的迷宫,正是溱湖生灵们赖以生存的隐秘家园。
午后,我们参与了水质监测的实际活动。在老师指导下,我将瓶子浸入微凉的湖水,感觉湖水从指尖流过,清冽而温柔。随后小心翼翼把试剂滴入水样,水色竟神奇地由清透转为淡淡的蓝色,如同天空碎片落入瓶底——原来清澄湖水的生命密码,竟能如此直观地以色彩诉说。接着分组调查湿地植物,我俯身泥泞岸边,在芦苇与菖蒲之间仔细辨认,记录下每一种叶片独特的形状与脉络。同伴们亦在草丛间凝神专注,时而俯身细察,时而凝神记录——那一刻,人与植物之间,仿佛也悄然建立了无声的交流通道。
夕阳缓缓西沉,我们围坐在湖边小亭,与当地一位守湖的老渔民倾谈。他布满风霜的脸上刻着岁月的沟壑,目光却如湖水般澄澈:“我们小时候,鱼多到撞船哩,现在……有些鱼苗稀了,不好找了。”老人的话沉甸甸坠入湖心,映照着天边晚霞的湖面仿佛也随之黯淡了几分。他粗糙的手指指向远方水草深处,眼神里沉淀着对这片水域深深的忧虑与未熄的盼望。那无声的忧虑比言辞更沉重地压在我们心头——原来丰饶并非天经地义,每一滴水泽的荣枯,竟与岸上人的作为息息相关。
归途中,暮色四合,湖面上偶见白鹭优雅的剪影悄然划过,翅尖轻轻掠过微暗的水面,荡开细小的水纹。车内一片宁静,我凝视窗外飞逝的灯火,内心却波涛起伏。溱湖一日,不仅是以眼观之景,更是一份以心印证的重量:那些水样变幻的蓝、老人眼角的纹路,皆如无声的刻刀,在我心上雕镂出责任与敬畏的印痕。
水波温柔,苇丛苍苍,飞鸟的翅影掠过暮色中的湖面——此行所触、所感,已如潜流注入生命深处。自然之书从未虚掩,它以水色的变迁、渔人的叹息,向所有走近它的灵魂无声叩问:当湖水的脉动与我们的呼吸相连,个体生命在宏大的生态链条中,又该如何安放自身的位置?
生态之重,原来并非悬于天边的道理,它就在我们每一次俯身、每一次倾听、每一次自觉的节制与珍重之中。守护这一方水泽的澄澈,原来正是守护我们自身生命源头的不竭与明净。
 
作者:唐正豪,王佳欣 来源:心灵感受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淮安行记
  • 这篇深情的《淮安行记》,不仅仅是一次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的行程记录,更是一次穿越时空、与伟人灵魂对话的精神洗礼。文章以细腻的
  • 2025-07-27
  • 溱湖行思
  • 《溱湖行思》以细腻感性的笔触,记录了一次深入江苏泰州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社会实践之旅。文章始于初夏清晨满怀期待的出发,生动
  • 2025-07-27
  • 蒙娜丽莎外交生涯及影响探究
  • 本文旨在通过一种创新且富有想象力的视角,探索蒙娜丽莎——这位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肖像画人物,若置身于虚构的外交舞台,其可
  • 2025-07-2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