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学子杭州灵隐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在古刹禅韵中触摸文化根脉
七月的杭州,暑气渐盛,却掩不住灵隐寺的清幽禅意。一群来自泰州的学子,带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探究之心,踏上了这片浸润着千年历史的土地,开启了一场以“探寻佛教文化与当代价值”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清晨的灵隐寺,古木参天,香火缭绕。学子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沿着青石板路缓步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历经沧桑的石牌坊,“云林禅寺”四个大字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寺院的悠久历史。从东晋咸和元年始建,到如今成为江南佛教圣地,灵隐寺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大雄宝殿前,学子们驻足聆听。讲解员细致地介绍着殿内的释迦牟尼佛像,那庄严的神态、精美的雕刻,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这座佛像采用的是传统的泥塑贴金工艺,历经数百年依然光彩照人,这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载体,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一位同学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眼神中满是赞叹。
活动中,学子们还与寺院的僧人进行了交流。当被问及佛教文化在当代的意义时,僧人微笑着回答:“佛教倡导的‘慈悲’‘向善’‘珍惜当下’,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和谐、友善、环保理念是相通的。我们希望通过传承和弘扬这些理念,为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这番话让学子们深受启发,大家纷纷表示,以前总觉得宗教文化离自己很遥远,如今才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值得学习的智慧。
除了参观和交流,学子们还参与了一项特别的活动——抄写佛经。在安静的偏殿里,大家一笔一划地临摹着,虽然字迹略显稚嫩,但那份专注与虔诚却格外动人。“抄写的过程也是一种修行,能让浮躁的心慢慢平静下来。”一位同学深有感触地说。这种亲身体验,让大家对佛教文化中的“静心”“自省”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实践活动的最后,学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感悟。有人说,灵隐寺的建筑布局蕴含着中国传统的风水智慧,体现了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有人说,寺院里的古树名木见证了岁月变迁,是活的历史教材;还有人说,通过这次活动,自己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未来会更加主动地去了解和传承本土文化。
此次泰州学子赴杭州灵隐寺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大家近距离接触了佛教文化,更在行走与感悟中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正如一位学子在总结中所写:“文化的传承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的认同与践行。这次灵隐之行,让我们找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连接点,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文化根脉的责任与使命。”
作者:韦娇秀 徐云 徐航欣 支益霖 吉小雪 杨映涵 周泰 来源:泰州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青春“浆”爱传递:庐江学子科普实践记
- 2025 年 6 月,志愿服务队在庐江单采血浆站开展一月实习。经培训后,志愿者们进行科普宣传、问卷调查,还学习急救技能,深化了认
-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