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澄心红韵寻访南京解放红色印迹胜利之旅——政治博弈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也是南京解放76周年。南京是一座红色之城,英雄之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南京人民革命斗争的历程中,留下了许多红色印迹。为贯彻落实《江苏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澄心红韵志愿团队积极响应南京审计大学开展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2025年7月13日第一分队(吴苏宁,赵文裕)开启了再次寻访南京解放的红色印迹胜利之旅的第一站——政治博弈。
  澄心红韵志愿团队的第一个目的地梅园新村,梧桐树影婆娑间,几栋青灰色小楼静静矗立。这里不是寻常的民国建筑群,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墙一瓦,背后皆是历史。”是1946-1947年国共谈判时期,中共代表团的驻地。课本上的“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化作眼前的实景,那巷陌深处是解放战争前夕政治博弈的重要舞台,是与中国国民党长达10个月谈判的战场。
梅园新村30号门头 赵文裕摄
  此图为志愿成员赵文裕拍摄的梅园新村30号,是周恩来、邓颖超办公和居住之地,门头高高矗立在院子外围,给人肃然起敬的敬畏之心和里面花团锦簇的小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当年为了防止在院子另一边31号特务监视偷看,偷听加高的院子围墙。
  志愿团队成员进入梅园新村30号的内部,房间里保存了一辆车牌京I645的汽车,这辆车是保护地下党同志和民主党人士到达安全地带的坐骑。在展柜里的泛黄的记录手稿,字迹遒劲却暗藏锋芒,那些文字既有对和平建国的满心期待,也有对原则问题的寸步不让:一份份与民主党派人士的往来书信,字里行间可见跨越党派的信任与共识。

梅园新村周恩来总理铜像 吴苏宁摄
  澄心红韵的志愿团队再次站在周恩来总理的铜像前面,回忆着讲解员的讲述,那70多年前的风云往事,是小楼二层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是楼下的会客厅里,曾留下许多秘密会面的身影;是围墙外,特务的皮鞋声从未停歇。“革命旧址并非沉默的砖瓦,它们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和讲述者。”每一份文件、每一件实物,都在诉说着:中共代表团在国共谈判期间的大智大勇、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与民主人士肝胆相照、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坚守纪律、服务人民的自律精神。

团队成员在总统府南京解放油画前 吴苏宁摄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澄心红韵志愿团队的第二个目的地来到了有”一扇门,六百年,半部近代史。”的南京长江路292号。志愿者成员穿过孙中山先生提笔的“天下为公”牌匾,站在五福临门,八方来财的“八字厅”。这座见证过晚清洋务、民国更迭的建筑,在1949年4月23日迎来历史性转折,当解放军战士扯下门楼上的青天白日旗,宣告一个旧时代的终结。
  志愿团队成员参观了蒋介石的办公室,1949年的春天,解放军的脚步穿过总统府的回廊,阳光照亮了办公室里来不及销毁的文件。在子超楼的二楼蒋介石的办公室,倾斜的桌子据说是在防止暗杀或监视李宗仁,桌子上的台钟,笔插,镇纸,《曾文正全集》和那本定格的台历都见证着解放的胜利。再回看百万雄师渡长江,一个政权失去民心,再多的枪炮也无法维系其统治;而植根于群众、团结一切进步力量的政党,终将在历史的选择中走向胜利。

国民大会堂旧址 吴苏宁摄
  从“国民”到“人民”,下一目的地澄心红韵志愿团队来到了国民大会堂旧址。1949年5月1日深夜,二野、三野的士兵军装上还沾着长江的泥沙,南京地下党的干部刚从隐蔽处走出,眼镜片后闪烁着激动的光,两种身影在容纳3000余人国民大会堂相聚,新的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成立。这场会议持续了5个小时,大会堂的名字在那一晚也改成了“人民大会堂”。1949年那个春夜的灯光,照亮的不仅是一次会师和会议,更是党的领导下历史走向必然的胜利的见证。
  澄心红韵志愿团队结束了寻访南京红色印迹的第一条路线。志愿团队成员在花团锦簇的小院,也能感受得到庄严而又紧迫的和平建国策略;在600年的滚滚历史长河中,也能领悟到民族危难当头,同舟共进解放中国的民族愿景;在康庄大道朗朗书声的回廊上,也能感叹先辈们为后代披荆斩棘的无私奉献。基辛德在论中国提到“中国人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澄心红韵志愿团队作为长在春风里的新青年探寻红色印迹,感悟伟大革命精神。
  
作者:焦宇馨,吴苏宁 来源:焦宇馨,吴苏宁,赵文裕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澄心红韵寻访南京解放红色印迹胜利之旅——政治博弈
  • 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陕西工大商贸学子深入乡村一线 绘就香山村振兴新图景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助力香山黄牛养殖产业的实践探索》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