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社区行,青春暖人心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宵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团圆、欢乐与希望的美好寓意。这不仅是一个与家人团聚的时刻,更是一次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区、传承文化的宝贵契机。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走进了社区,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元宵节活动,以实际行动为社区增添节日氛围,传递温暖与欢乐。
活动当天,我早早来到社区,这里已经聚集了许多社区居民,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笑容。社区工作人员向我详细介绍了活动流程与任务,包括挂灯笼、包汤圆、组织猜灯谜和带领小朋友拉兔子灯。
在元宵节活动开始之前,我们一起悬挂灯笼,挂灯笼是营造节日氛围的关键。我们领取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有绘着精美花鸟图案的传统圆形红灯笼,还有憨态可掬的生肖灯笼。大家分工明确,有的搬运灯笼,有的搭建梯子,有的负责悬挂。过程中困难不少,高树枝挂灯笼要格外小心,部分灯笼挂钩不牢需重新固定。但大家齐心协力,一个多小时后,社区里挂满了红彤彤的灯笼,微风吹过,灯笼摇曳,节日的喜悦扑面而来,看着成果,成就感油然而生。
临近中午,我们组织大家一起包汤圆,包汤圆是重头戏。社区准备了糯米粉、黑芝麻馅、豆沙馅和彩色果蔬粉。起初,我包的汤圆形状怪异、还易露馅,在一位热心老奶奶的耐心指导下,我掌握了技巧:先将糯米粉和成面团,分成小剂子,包入馅料,搓成圆形。其他志愿者也学得认真,有人还发挥创意,包出五角星、爱心等形状的汤圆,引得阵阵赞叹。包汤圆时,我们与居民亲切交流,一位老爷爷感慨:“生活越来越好,可传统习俗不能忘,看到你们年轻人来,真高兴。”这让我深切意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下午的猜灯谜活动最是趣的。我们把写有灯谜的纸条挂在灯笼下,灯谜内容丰富,涵盖历史、文化、科学、生活等。居民们纷纷驻足思考,有的眉头紧皱,有的热烈讨论,还有的急切询问答案。每当有人猜对,欢呼和掌声便响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居民互动频繁,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这个活动太好玩啦,学到好多知识。”看到孩子们的笑容,我们心里满是欣慰。
夕阳西下,夜晚降临。社区内的灯笼照的格外温馨。小朋友们也拉出了自己准备的兔子灯,有纸糊的,有塑料的,还有电动的……同时,社区也准备了五个比人还高的大兔子灯。随后,我们带领小朋友和社区居民一起到拉兔子灯活动的起点。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巨龙在社区工作者手里灵动飞舞,我在一旁协助维持秩序。舞龙队表演完毕,拉兔子灯的队伍浩浩荡荡的绕社区开始游行,财神爷在队伍前面领头,紧接着是社区的五个大兔子灯,接着是舞龙和锣鼓队伍,后面就是小朋友们自己拉的小兔子灯。大人们也想接住这福气和好运,跟着队伍后面游行。尽管绕社区一圈需要十几公里的路程,但是居民们的热情丝毫未减,伴随着队伍走到终点。其中有个男孩子令我印象深刻,社区准备的大兔子需要人工拉,那个小男孩也许是出于热心,也许是处于好玩,在特别用力的帮助工作人员一起拉兔子灯,周围的大人们看见了都夸他卖力,大家的笑声萦绕在空中……尽管近两万步的路程很累,但是我觉得特别值得!
这次元宵节社会实践,让我收获满满。不仅体验到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更深刻认识到传承文化的重要性。与居民的接触,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和志愿者们的合作,增进了友谊与团队协作能力。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这次社区元宵节实践,为居民带来欢乐温暖,也让我在实践中成长。我坚信,只要大家积极参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定能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作者:庞莹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元宵社区行,青春暖人心
-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元宵节活动期间,我积极投身于社区实践。协助社区工作者组织了挂灯笼、包汤圆、猜灯谜、舞龙、拉兔子灯游行的活动。
- 02-18
- 情系母校,共筑梦想
- 一场充满温情与希望的招生宣讲活动在安徽省凤阳中学展开,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学子化身招生宣传大使重返母校,怀着对过往的眷恋与对分享的
- 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