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寻非遗美食融合路径,助力钦州乡村振兴篇

发布时间:2025-02-1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广西师范大学学生调研钦州非遗美食 探索文旅融合振兴乡村之路
 
2025年1月27日上午,广西师范大学三名学生于钦州市非遗会馆,围绕“文旅视域下非遗美食与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对会馆工作人员展开深度访谈,以当地颇具代表性的小董麻通为切入点,深入探讨非遗美食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发展路径。
 
访谈伊始,工作人员带领学生参观了非遗会馆,详细介绍了馆内各类非遗产品,为后续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交流环节,工作人员首先阐述了非遗的评定标准,指出传承是核心要素,评定时不仅要考量传承历史,还需综合独特的制作技艺。钦州地区的非遗项目多为技艺类,如仙草、牛巴制作技艺,小董麻通亦凭借其独特制作工艺入选非遗名录。然而,当前小董麻通制作过程中机器使用比例较高,对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构成挑战。
 
谈及小董麻通的市场现状,工作人员指出,该产业目前面临着严峻挑战。从业者数量的激增导致产量过剩,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行业内缺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辨识度低,制约了小董麻通在更广阔市场的拓展。
 
在非遗美食与文旅融合方面,工作人员表示,钦州除坭兴陶在文旅融合方面成效显著外,包括小董麻通在内的多数非遗项目仍处于起步阶段。他强调,非遗传承注重个人传承与知识产权保护,这使得非遗项目在与文旅产业融合过程中,面临诸多协调与合作难题。
 
宣传推广也是小董麻通面临的一大困境。目前,小董麻通主要依赖传统线下销售模式,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方面进展缓慢。由于资金短缺,邀请美食博主宣传、举办线上推广活动等计划难以实施,限制了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钦州在非遗美食与文旅融合方面已做出积极尝试。在广西文旅大会期间,钦州推出包含特色非遗美食体验、坭兴陶制作体验以及参观刘永福将军故居等景点的旅游线路,旨在全方位展示钦州的美食文化和历史底蕴。但受平陆运河工程施工影响,当地路况不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体验,制约了文旅融合发展。
 
展望未来,工作人员建议,非遗项目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发展文旅产业时,应构建多元旅游生态系统,完善娱乐、住宿等配套设施,避免旅游产品单一化。他以淄博烧烤为例,指出成功的文旅项目需要全方位的规划与实施。同时,他建议外地游客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体验钦州美食,以便更好地感受当地美食文化。
 
此次采访为广西师范大学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非遗美食与文旅融合的机会,也为钦州非遗美食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以小董麻通为代表的钦州非遗美食将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突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黄佳梅 来源:非遗会馆工作人员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